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北極邊防派出所6任民警前赴後繼守護邊境小村平安
2017-05-25 18:02: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5日訊(記者 周秘)中國最北點,坐落在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鎮北紅村。這裡與俄羅斯隔江相望,300多人的村子,有116人擁有俄羅斯血統,是俄羅斯族民族村,北極邊防派出所從2009年在此設立警務室以來,這個村治安穩定、游客增多、村民收入倍增,成為最令人艷羡的『世外桃源』。

  助民致富

  北紅村不大,從東到西一條街,153戶,全村354人,是『找北游』的終點。5月15日,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北紅村,村民焦建勇正忙碌著修整旅店,他說:『下個月就是夏至節,大量游客就要來了,得趕緊裝修完。』北紅村像他這樣以經營家庭賓館和飯店的有48家,眼下,有8戶正在裝修改造。

  村黨支部書記趙民興說:『在2011年之前,我們村可沒有現在這麼風光。村裡2011年纔通電,這兩年纔有水泥路。以前,守著這麼個聚寶盆,路不通,游客進不來。』北極邊防派出所根據北極村發展旅游的經驗,逐級向上匯報北紅村發展的瓶頸問題,終於,北紅村多年的沙石路變成了水泥道。

  『我們不懂互聯網啥的,駐村民警張展鼓搗那幫小年輕把旅店發到網上,很多生意就來了。』福順賓館的老板張福順說。『駐村民警換了好幾個,都在給我們出謀劃策。』談到這幾年的致富路,村民們言語中總離不開邊防民警。

  早些年北紅村村民光靠種地,一年全村收入只有幾十萬元。發展旅游產業後,2016年,全村收入達到了350萬元。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不足兩千元提高至1.8萬餘元。

  『現在,村民不貓冬了,他們向我打聽如何開發旅游紀念品、賣什麼東西能提高收入。』張展說,北紅村的風景惹人醉,正和村委會研究以『醉北紅』為品牌,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旅游產業發展的春天。

北紅村村民向駐村民警諮詢戶籍問題。

  戍邊為民

  『北極邊防派出所是我們一家的大恩人,我家倆孫女能上大學全靠他們。』說起北極邊防派出所,62歲的北紅村的鄉村醫生李春花一直贊譽有嘉。

  李春花的大兒子張玉泮住在北極村,是俄羅斯族,家庭比較困難,兩個女兒張敬陽、張敬月成績很好,北極邊防派出所資助她們10年,現在敬陽在哈爾濱理工大學上大三,敬月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上大一,是一家人的希望。

  李春花是北紅村的名人,2014年在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中被評為『最美鄉村醫生』,在群眾中很有號召力。工作之餘,她幫助民警宣傳邊境法規,成了派出所的『義務宣傳員』。

  『如果不是張展出主意,幫我申請的低保,現在的日子真沒法過。』43歲的村民牟寶偉身體不好,腰部受傷不能下力,他的愛人是個聾啞人,兩個孩子一個17歲一個8歲,全家一年能有1萬多元的低保金,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北紅村距離北極鎮126公裡,出村出鎮手機就沒有信號。5月5日,派出所接到警情,一名有自殺傾向的女青年可能去了北紅村,民警立即通過北紅村微信群尋找,1小時後,終於打聽到女青年行蹤,經過勸說,女青年平安回家。

  近10年,邊防民警幫助尋找游客8名,幫助村民代辦、捎辦戶政業務150多次,為村民節省費用2萬餘元。

  奮力堅守

  北紅警務室面積比較小,無法生火做飯,生活諸多不易。民警王強因為長期堅守高寒地區,患病去世,年僅27歲。第二任民警楊振駐勤3年,因長期飲水不健康,不幸患上過敏性紫癜腎炎,遠赴省城纔治好。

  這些都沒有嚇到北極邊防人,從設立警務室至今,杜延東、趙魯傑、吳忠奇、張展先後6任民警在此駐勤,沒有一個人退縮。

  張展說,2015年第一次進村,返回時車用空調壞了,在零下40度的艱苦條件下坐車3個小時,車上應急用的大衣都披上了,回來後躺了2天。

  6任民警前赴後繼,換來的是邊境小村的平安和村民的信任。『警務室做不了飯,一到飯點,相親們都爭著叫民警到自個兒家去吃飯,民警到誰家吃飯誰家就覺得光榮。』老支書張福順說。『我們村連續17年沒有案件發生,從來沒有過越界事件,年年受表彰。』北紅村村委會主任任金來特別自豪『這就是我們村的金字招牌』。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