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7日訊 日前,坐落於哈爾濱市香坊區東部的『魅力花園-新松·茂樾山養老公寓』正式啟動。該項目擁有220套高品質養老公寓、224張床位,可為不同情況的老人提供自理型、護理型及認知癥等各類服務;其日間照料中心每日可接收15-20人,為日間托管的老人提供餐飲、照護和文娛服務。這一高品質的養老服務社區成為香坊區高端健康養老項目的代表。目前,香坊區已運營的6家社會辦養老機構可提供床位近1100張,隨著頤然養老機構、紫陽康復養老公寓、南山裡大型頤養功能性鄉村社區等一批養老服務項目被列為香坊區重點項目,該區的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注冊的為老服務志願者超過5000人,『養老不出社區』在香坊區正逐漸成為現實。
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各具特色
據介紹,香坊區是哈市的老工業城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15.6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16.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為了讓這些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香坊區民政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堅持多策並舉,發揮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的主體作用,不斷增強養老服務能力。目前,該區已建公辦敬老服務中心1所,床位220張,重點為農村五保、城鎮『三無』老人及『三低』失能(失智)老人、高齡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護理服務。該區在全市率先采取與社會資本合作方式,與哈爾濱市壽之源老年公寓合作建設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達到了120張床位規模,滿足了政府托底保障對象老有所養的需求。目前,該區已建和在建社會辦養老機構10所,擁有床位數1700餘張。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養老機構針對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還推出各具特色的個性化服務,受到老年人的歡迎。其中,在哈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哈爾濱市12349助老公益服務中心落戶香坊區,將引領香坊區養老服務業向多元化發展。天賜老年公寓在全市率先推出『候鳥式』養老模式,目前,在哈擁有床位130張,在海南擁有床位60張,入住公寓的老人可以根據季節分別在哈爾濱和海南進行養老,高峰時在海南入住老人達到30餘人。『夕陽』事業正逐漸成為『朝陽』產業。香坊區平安老年公寓在全市率先成立注冊了社會組織香坊區平安旅居養老社會服務中心,為中老年朋友提供『慢生活、細品味』的全國合作基地50餘家,開啟香坊區旅居養老中高端新模式。香坊區和煦智慧養老社會服務中心組織研發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推出『O2O』養老服務,對老年人開展以『助醫、助浴、助行、助急、助潔、助餐』為主要內容的『六助』服務,開發線上、線下資源,服務老人。
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站117個,實現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社區全覆蓋,服務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以上,平均每室55平方米,設置總床位275張,基本滿足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需求。
完善制度優化養老服務環境
為了保障養老服務工作順利實施,香坊區民政部門還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和健全了養老服務政府補貼制度、養老服務監管制度、養老服務評估制度等一系列相關制度。截至目前,為102位空巢、獨居、失獨老人給予每人每月160元至320元不等的政府購買服務補貼,提供4到8次生活照料服務,救助百歲老人及低保、低困、低收入和失獨困難家庭中80歲以上失能老人1800餘人次。
同時,該區還嚴格按照規定為80歲以上無基本養老金老人、百歲以上老人、入住社會辦養老機構的『三無』老人、低保和低收入老人等群體發放相應的補貼。從2013年開始,在老人自願前提下,由政府、養老機構、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三方出資,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受惠老人超萬人。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建立完善了養老服務市場准入、退出的登記和監管制度,為養老機構、組織和從業人員建立信用檔案,提高養老服務業的職業道德水准。
據了解,該區還積極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即將出臺的《香坊區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將鼓勵通過購買服務,扶持社會組織或個人創辦養老服務評估機構。以項目化方式推進評估工作,面向社會招標選擇第三方評估主體。依據評估結果,逐步建立老年人健康和經濟狀況、養老服務需求和供給狀況、養老機構和組織管理等基礎信息數據庫。
志願者與空巢老人結成幫扶對子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完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同時,香坊區還針對空巢、獨居和失獨老人的實際困難,充分發揮志願者的作用,對特殊老人從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法律維權、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幫扶。該區文明辦、婦聯等部門聯手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等高校,建立了志願者管理系統,各街道、社區普遍建立了志願者服務隊伍,目前全區注冊的為老服務志願者達到了5000餘人。
據介紹,志願者們與空巢老人結成『一對一』的幫扶對子,開展人文關懷活動,采取『訂單式』『助老義工』積分制,實施積分與榮譽掛鉤的獎勵機制,激勵志願者定期為空巢、獨居、失獨等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溫馨陪聊、心理諮詢等服務,幫助老年人豐富精神生活,賦予了老年人強烈的心理歸屬感。全區現有396名志願者與空巢老人結成『一對一』的幫扶對子,實現了志願者與空巢、獨居、失獨等老人的有效銜接。
同時,該區還在老年人中廣泛開展互助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建立了社區QQ群、微信群形成了互相幫助、慰藉的老年人互助組,構建線上互動、線下互助的社區養老新模式。在生活方面,針對老人在家無人照顧的情況,按照居住相鄰、感情相投的原則,組織老人們自願聚合在一起,開展各類互助活動;在心理方面,對空巢、獨居、失獨老年人,支持組織『失獨家庭自強小組』『情感支持小組』等互助小組,建立起能夠互相理解的共同體系,達到了相互支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