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桃山局迎來全域旅游的春天
2017-05-27 11:18:03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劉澤平 曲宏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7日訊 初夏時節,山花爛漫,玉石靈韻……桃山林業局懸羊峰、小東山、森林冰雪玉溫泉、玉石一條街等景點越發熱鬧起來,踏青賞花的游客、采購玉器的客商紛至沓來,讓這座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的小鎮煥發出無限生機。

  一年來,伊春市桃山林業局局將『實施全域旅游戰略』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景區設施建設,狠抓重點項目建設並精心策劃節慶活動,旅游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特色旅游景區聲名鵲起,旅游經濟效益節節攀昇。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25.3%;實現旅游總收入近1億元,同比增長45.3%。

  桃山,這座山水靈秀的旅游小鎮,資源富集的金玉之地,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全域旅游之路。

  『這裡溫泉和空氣太棒了!自駕抵達瞬間,眼前像畫一樣夢幻。這裡最吸引我的是溫泉,我之前去過浙江、北京、南京的溫泉,但感覺這裡的玉溫泉更棒!』在桃山森林冰雪玉溫泉,來自上海的游客宋先生難掩喜悅之情。

  在桃山博物館,來自各地的游客一邊欣賞當地各遺址出土的石器、青銅制品、骨器、陶制品等歷史文物、一邊了解林區創業文化、紅色文化、現代產業等。旅游與文化的融合發展,使這個局在游客心中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據了解,目前,該局有4A級旅游景區1處,國家地質公園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旅游景點10餘處。在旅游景區之外,桃山還引進了很多旅游項目,如桃山森林冰雪玉溫泉、桃山四季溫泉假日酒店,各種游樂產品與文化、體育、養生等融合發展,拉長了旅游產業鏈,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推動該局全域旅游建設。

  全域旅游的深入推進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產品,也為林場職工帶來了實惠。47歲的郭學增曾是新興林場遠近聞名的貧困戶。去年冬天,新興林場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利用林場所職工閑置住房搞起了冬季民俗民宿旅游。在場領導的支持鼓勵下,郭學增家也辦起了『東北民宿』。這些民宿保留了東北大火炕、土灶、火牆、老家具等,極具鄉土氣息。游客可以住下來,融入林場職工生活,體驗扭秧歌、抽冰?、包凍餃子、糊燈籠等原汁原味的東北民俗風情。精心的籌備和設計,吸引了廣東等地12個旅游團隊蜂擁而至,僅春節期間,郭學增就收入4000餘元。

  『扔下斧頭搞旅游,小康生活不用愁』,呂延彪原是當地林場一名伐木工人。停伐後,他家的生活一度拮據。近年來,瞅准桃山旅游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他辦起了『鈺鑫玉飾加工廠』和『厚福源玉寶行』。加工銷售旅游商品。目前,呂延彪的玉石加工廠年收益二十餘萬元,並安置了十餘名下崗職工就業。

  目前桃山局已建有星級飯店16家,旅游高檔飯店100餘家,家庭旅館1000多家,旅行社及旅游服務網點25家,旅游從業人員達8萬餘人,集『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的旅游大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全域旅游潛力無限的山水桃山,美好未來前景可期。

  為了讓游客深入領略桃山冬季旅游的風采,突破『夏熱冬冷』的瓶頸,該局重點推出了八個旅游核心產品,突出『擁抱冬天的溫暖』為主題,以桃山國際飼養狩獵場、森林冰雪玉溫泉、四季溫泉假日酒店為引領,全力推出『狩獵體驗游、溫泉養生游、冰雪娛樂游、極限挑戰游、民俗民宿游、多元文化游』等特色冬季旅游產品,拉動了旅游經濟新引掣,引爆了桃山冬季旅游市場。去年冬季,旅游共接待游客8.5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收入4000餘萬元。

  為促進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他們改革創新經營機制和營銷模式,激發旅游發展內生動力。如將景區沿線林場確定為旅游林場,圍繞景區發展旅游經濟,支持鼓勵林場職工開辦『林海人家』旅游家庭旅館和『林家樂』餐飲58家;創新旅游節事活動,堅持以節造勢,以節促旅游。成功舉辦了首屆『國際狩獵冰雪玉溫泉』旅游文化節、第三屆『懸羊峰露營帳篷節』等10餘項較大的節事活動,桃山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昇,實現了旅游收益和社會效應雙贏。2016年,桃山在全省4A級景區檢查評比中,名列伊春9個4A級景區之首。

  據介紹,今年,該局將以『全景桃山、全域旅游』理念為引領,大力實施『旅游+』戰略,重點抓好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市場化經營、四季產品供給、黃金線路打造和管理服務的提高。如打造以懸羊峰觀光游、小東溝狩獵、蝴蝶谷漂流、兩個溫泉做時尚養生、森林康養產品三個版塊為主的森林休閑產品,增加體驗性、參與性、娛樂性產品,並探討互聯網+營銷策略等,利用桃山的區位、交通優勢和輻射功能,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把桃山融入全市旅游經濟圈,實現區域間的資源優勢互補,通過桃山旅游產業發展,來輻射帶動更多的周邊縣區旅游產業的提昇和發展。

責任編輯:馬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