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9日訊 在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現場,工人們揮汗如雨在緊張施工作業。作為備受矚目的我省第一個保稅物流中心——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3棟鋼結構標准庫、2棟冷凍庫以及海關監管庫已建設完成總工程量的70%,投入使用後將成為集保稅物流、出口退稅、轉口貿易、簡單加工及增值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場所。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之後,牡丹江市對今後發展的頂層設計、規劃體系、脈絡路徑進行重新審視、深入謀劃。
對接『一帶一路』,打造開放名市。舉全市之力推進的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經過對上爭取,我省出臺的《支持黑龍江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若乾政策》逐步得到落實,試驗區內10多項優惠政策逐步變成現實。同時,國家下撥綏東試驗區建設的中央預算內資金和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陸續到位。
釋放潛能,念好山水經冰雪經。『省黨代會提出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省旅游資源最富集的地區,牡丹江正努力放大鏡泊湖和中國雪鄉兩大品牌,打造北國風光生態旅游勝地。』牡丹江市旅游委副主任郭冬霞說,今年牡丹江市推出12項重點旅游節慶活動,為廣大市民及游客提供豐富的旅游體驗。同時,全面引入『旅游+』概念:旅游+養老,充分挖掘利用市區、鏡泊湖現有閑置資產,開發旅游避暑養老產品;旅游+健康,開發綠色健康飲食、中醫理療、養生旅游產品,支持鏡泊湖、黑寶樂園、曹園、中醫院申報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旅游+體育,開發滑冰、滑雪、雪地足球、冰帆等大眾冰雪旅游產品及國際馬拉松、賽艇、高爾夫、戶外運動等賽事旅游產品;旅游+交通,在雪鄉、鏡泊湖、三道關、億龍風情園等景區布設自駕車房車營地;旅游+互聯網,總結、推廣牡丹江狼圖騰、秀山水旅行社OTO經營模式,推動全市旅行社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
調整種植結構,建設『綠色廚房』。今年,牡丹江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480萬畝,佔耕地面積的50%以上。圍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牡丹江謀劃出了發展藍圖: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結構,建設一批『菜菌藥果煙』大型基地;抓住國家大力推進退耕還林還湖還草的契機,藏糧於地、植富於林、興牧於草、休耕於藥,打造牡丹江系列特色藥材地理標識;叫響牡丹江優勢農產品品牌;鼓勵建設和培育各種農資、農產品、林產品、北藥集散市場,以及現貨與期貨、線下與線上結合的交易所及金融、物流、電商服務平臺,打造現代農業『排頭兵』。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之後,牡丹江市組織全市黨員乾部『大走訪』檢驗乾部為民服務作風。以社區網格和村民小組建制為基本單元,采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方式,劃定大走訪責任區,要求黨員乾部在走訪中要摸清社情、村情、企情、民情等基本情況,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記好民情日記,建立民情臺賬;各地各單位在走訪中要統一制作和張貼『大走訪告知書』,發放『連心卡』。目前,牡丹江市民政系統組織382名在職黨員乾部陸續深入到社區,詳細了解包保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和生活訴求,並現場填寫了《活動調查表》《摸排問題匯總表》等向群眾公開。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孫玉華說:『這一活動是加強和改進黨員乾部工作作風、密切黨群乾群關系的具體載體,旨在推動資源在基層整合、服務在基層深入、問題在基層解決、民心在基層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