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龍舟競渡松花江協力奮楫勇爭先 探訪龍舟比賽選手的故事
2017-05-31 07:2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李愛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龍舟比賽選手激烈角逐的場面。

  現場觀戰的市民和游人。

  黑龍江日報5月31日訊 粽子飄香,龍舟競渡。5月30日清晨,由哈爾濱市總工會主辦的第24屆哈爾濱市端午節龍舟賽在松花江上舉行,15支來自哈爾濱市企業的龍舟代表隊參加了比賽。比賽起點設在老頭灣報業大廈江面,終點至青年宮江面,全程2000米,沿岸近百萬市民和游客觀看了比賽。最終哈軸集團龍舟隊、東輕公司龍舟隊和哈投集團有限公司龍舟隊分列冠亞季軍。

  劃手們摩拳擦掌、意氣風發。隨著裁判發令槍響,龍舟猶如一支支離弦的箭競相而出,飛濺的浪花,飛舞的龍旗,飛馳的龍舟,咚咚的鼓聲,吶喊聲,與岸上歡樂的人群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龍舟競渡民俗風情畫。參與者為了這十幾分鍾的競技付出了多少汗水?他們和龍舟賽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走近競渡者,探尋龍舟賽背後的那些人和事。

  65歲老教練見證龍舟賽發展史

  今年65歲的李覺義已退休5年,但龍舟比賽一次也沒落過,一直擔任哈爾濱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龍舟隊的教練員,『我是1971年從省游泳隊轉業到一工具的,一直在廠工會裡負責組織各種水上競技活動。』李覺義說,1984年哈市總工會舉辦第一屆龍舟比賽,一工具就組隊參加。那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龍舟,是用8人賽艇改裝成的龍舟,最開始只有三個隊參加。1991年,哈爾濱市總工會購進了12條木制的22人龍舟,龍舟比賽規模也擴大到12支隊伍。當年,一工具便開始組建正式的龍舟隊,『當時廠裡的職工都積極踴躍報名,最後在80多位報名者裡挑選出了25人。』李覺義回憶當年組隊時的情形還很興奮。『當時,有的人沒選上也跟著我們練,說是當替補。』幾十年下來,一工具龍舟隊隊員已經更替了四代人,目前隊伍平均年齡50多歲。

  『隨著端午節的龍舟賽規模越來越大,2008年,哈市總工會又購進了15條玻璃鋼的22人龍舟,而參加龍舟賽也成為各個企業展示自己形象和精氣神兒的舞臺。』李覺義告訴記者,龍舟賽考驗一個隊伍的團結協作能力,也是對每個人膽量和勇氣的一種考驗。李覺義說,就在今年比賽前半個月的訓練中,有兩天他們在龍舟離開江岸的時候還是多雲天,可劃到江心時卻下起了暴雨,當時風大浪急,年輕隊員有的害怕了,他就鼓勵他們,團結一致,把好舵、用力劃,勇往直前,最後安全地劃到了江邊。『每年比賽時廠裡80%以上的員工都要來江邊觀看,幾十年來龍舟賽成了全廠人共同歡慶的節日。』李覺義說,這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企業員工團結協作、共同奮進風貌的體現。

  齊心協力靠頑強拼出好成績

  30日5時20分,來自東輕公司的22名隊員在江邊聚齊了。在他們換衣服的間隙,記者與龍舟隊隊長趙成江聊了一會兒。『參加龍舟比賽的這些隊員,都是在我們廠裡的運動會等賽事中挑選出的身體素質最好的員工,為了將體能調配到最佳狀態,我們提前大半個月開始集訓,集訓期間,實行軍事化管理。』趙成江告訴記者,在不適宜下水前,隊員每天5公裡長跑、在健身房用器械練習臂力。適宜下水訓練後,在開始的三四天進行有氧耐力訓練,全程13公裡逆流而上,每名隊員保持60~70槳/分的速度劃行。此後進行200米、500米、1000米不同距離的無氧運動,槳頻在90~100槳/分,槳頻直逼專業運動員,為的是提高劃行速度。

  趙成江是龍舟隊裡的『元老』,他告訴記者,2006年東輕組建龍舟隊,請來教練點撥後進行了半個月的訓練,當年獲得了冠軍。隨後8年間,東輕龍舟隊一直將冠軍收入囊中。趙成江說,龍舟賽已成為東輕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當下公司任務重、人員緊張,今年54歲的左建華作為生產一線骨乾,既要上班又得訓練。每天早上5時30分他准時下水訓練,15時返回單位直奔一線,直至午夜12點下班,凌晨1點多纔能回家小憩一會,作為隊裡的『元老』之一,他為後輩做出表率。

  6時30分許,實力最為強勁的東輕龍舟隊、哈軸龍舟隊和哈電機龍舟隊被分在第一組出發。2016年東輕龍舟隊力拼十連冠,遺憾與冠軍失之交臂屈居第二名,今年賽前隊員們摩拳擦掌誓要奪回冠軍,然而比賽高手如雲,技術與運氣相伴相隨。三條龍舟剛剛衝出起跑線,位於第三道的哈電機龍舟隊不知何因『瞬間大挪移』至第一道,第一道的東輕龍舟隊便被擠到江邊致使龍舟驟停。『比賽難免會有小意外,而今天小意外讓隊員更加團結,斗志也更強。重新出發,大家齊心協力,劃出最佳節奏。』趙成江說,最終奪得第二名,我們雖敗猶榮。賽場上頑強拼搏的東輕龍舟隊,離開賽場後,他們將團結、拼搏的精神也隨之帶回各自工作崗位,影響著更多的人。

  龍舟『娘子軍』劃出美麗風景線

  『龍丹龍丹起航揚帆……』30日凌晨,冰城首支『娘子軍』龍舟隊成為松花江上一道亮麗風景線,她們以頑強拼搏的精神,不斷挑戰自我贏得陣陣掌聲。這支龍舟隊成立於2015年,『龍舟競賽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在哈市有近30年歷史,但每年江面上隨波競逐的都是男子團隊未免有些單調,因此我們決定組建一支女子團隊,為龍舟賽增添一道亮麗風景。』龍丹乳業綜合管理中心主任劉彥君介紹,『娘子軍』龍舟隊隊員平均年齡近55歲,其中隊員李連梅已66歲,她退休前是車間大班班長,極具號召力,在隊裡她是大家的精神支柱,她將自己豐富的參賽經驗和全面的技術要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隊員。

  龍舟競技全程11分鍾背後是艱苦的訓練,生產任務緊張,她們生產訓練兩不誤。『個人英雄主義在龍舟競技中是最不可取的,龍舟競技重在團隊作戰,需要大家步調一致,我們隊伍雖然成立時間不久但已更迭了兩個批次。』劉彥君說,龍舟競技作為一種團隊賽事,團隊凝聚力是關鍵,在我們看來,參與這項運動年齡不是問題,名次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展現出我們的團隊精神、協作之美。在整個龍舟比賽中,她們巾幗不讓須眉,昂揚向上的斗志贏得很多贊譽。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吃喝玩樂行游購 一起奏響端午假期歡樂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