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日訊 5月28日,寶清縣舉辦了中國寶清農耕文化暨富硒農產品產銷對接會。本次對接會以簽訂富硒、綠色農產品種植面積117萬畝的數字,刷新了該縣『節會經濟』紀錄。
簽約面積達117萬畝 創了紀錄
在本次對接會上,該縣政府與素有『富硒之都』美譽的湖北恩施州政府、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網庫集團就富硒食品開發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與『兵商聯盟』、『首農』、『維維』、中科大硒谷研究院在富硒產業開發、供應、研究、示范等方面達成了合作協議。
『慕富硒之名而來的食品企業與我縣的農業合作社以及農民朋友累計簽訂113份訂單,總面積達到117萬畝,創了紀錄。』寶清縣副縣長韓恩波興奮地說,『這個數字達到我縣總耕地面積的一半。』
寶清縣委副書記、縣長蓋煥友也表示,借著這次富硒農產品對接會契機,寶清縣將以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管理、精細化加工、市場化營銷、品牌化建設的理念,把富硒產業打造成為產、購、儲、加、銷『五位一體』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打響『中國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品牌。
富硒米均價是普通米三倍 仍供不應求
寶清縣地處世界僅有的三大黑土帶之一的三江平原富硒『核心區』,全境擁有近6000平方公裡富硒區域,佔其行政區域面積的60%以上。
副縣長韓恩波介紹,近年來,寶清縣高標准打造了富硒農作物生產基地6萬畝,全縣有50餘家從事富硒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的農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形成了富硒米、黏玉米、面粉、小米、大豆、紅小豆、綠豆、芸豆、木耳、馬鈴薯、胡蘿卜、毛蔥等10餘個富硒產業群。打造出了『冷泥』、『宴菌堂』、『冷硒』、『稻姬』、『禾樂田園』、『黑土頭稻』、『黃金聖米』等一大批知名富硒品牌。2016年,全縣富硒產業實現經濟效益3.6億元。
寒地、黑土、生態、富硒,這些獨具魅力的標簽讓寶清縣富硒產品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提昇了品牌價值,佔領了市場份額。據介紹,目前寶清富硒大米在市場上的最高售價為108元/斤,平均價格是普通大米的3倍,供不應求。
出政策建平臺 保證富硒農產品品質
『政府出政策、建平臺、管質量,大力扶持富硒產業發展。』韓恩波副縣長介紹,近年來,圍繞『調結構、闖市場、創品牌』的發展思路,縣委、縣政府確定了打造『中國北方富硒食品之都』的發展目標,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此成立了富硒產業領導小組和富硒產業服務中心,出臺了富硒產業發展五年規劃,重點扶持一批從事富硒食品開發的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並給予120萬元的補貼資金。
縣裡還建立了技術指導平臺,聘請專家對富硒種植、養殖業進行指導;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在全縣建設了『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種植基地18個,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可監控、過程可追溯,保證了富硒農產品的品質。
韓恩波表示,未來5年,寶清縣將著力建設50萬畝富硒農產品種植基地,努力將寶清縣打造成為『中國北方富硒食品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