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1日訊 日前,佳木斯鐵路法院執行了一起典型的大批量網絡拍賣案例,通過淘寶網司法拍賣,對法院查封的29套房產進行網上公開拍賣。據了解,這也是哈鐵兩級法院首次對執行財產通過網上司法拍賣。
借他人公司名義建樓欠債後公司受損
2012年,佳木斯的陳某某、黃某夫婦掛靠於佳木斯某工程公司名下,在佳木斯湯原縣進行某小區項目開發建設。然而,樓建起來了,陳某某、黃某二人卻因拖欠用於建樓的鋼材款,欠債後無法還款,被其他法院判後強制執行到了本案申請人佳木斯某工程公司的頭上,該公司只是『借個名』,卻被扣抵300多萬元,隨即將陳某某、黃某夫婦告上法庭。去年6月16日,雙方在佳鐵法院調解結案。可是,原告、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後,被告卻遲遲沒有履行。
今年3月27日,本案的申請人佳木斯某工程公司,再次到佳鐵法院以原告身份立案執行,經法院調解結案後,被告沒能履行調解內容,後申請人申請強制執行。
作為唯一查明財產29套房產網上開拍
生活報記者從佳鐵法院執行局了解到,佳鐵法院立案執行後,到被執行人開發的小區進行財產調查發現,該小區已經賣出了大部分房屋。執行人員隨即逐戶核實,發現被執行人還有相當數量的住宅房產沒有賣出,佳鐵法院立即采取查封措施,強制查封了被執行人名下陳某某、黃某的29戶房產。
隨後,在被執行人向法院報告財產過程中,除法院查封的房產外沒有其他任何可供執行的財產,經法院核實情況屬實。本案唯一查明的財產就是29戶未辦理初始登記的住宅房產。因申請人不願接受涉案的房產以物抵債,法院通過司法程序經雙方同意確定的評估機構對29戶法院查封的房產進行了評估,確定了房屋價格。
4月28日,佳鐵法院將29戶房屋的拍賣公告、競買須知和標的物信息上傳到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進行網拍,本案從立案執行到上傳外網公示用時不到一個月。
與此同時,申請執行人向法院表示,即使房產流拍,也願意以起拍價接受涉案房產以物抵債。
網拍優勢明顯申請人、被執行人都可主張
據了解,本案是一起充分利用執行信息化手段、大批量網絡拍賣的典型案例。
佳鐵法院執行局局長唐洪武向生活報記者介紹,本次網絡拍賣,是佳鐵法院在哈鐵兩級法院中率先實行的:『最高院下發的網拍規定從今年1月1日正式實行,網上拍賣比傳統拍賣有很大優勢,不僅不用交傭金,給當事人減輕了經濟負擔,而且網上拍賣更能體現公平公正。以本案為例,傳統拍賣的傭金標准為每戶房產價值的5%,全部29戶房產價值260萬元,就相當於為當事人節省近13萬元傭金。目前,法院執行階段,網拍不是必須流程,只是在執行過程中的一個手段,申請人、被執行人都可以主張網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