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健康扶貧讓"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2017-06-01 16:35:28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高慶澤 徐國強 王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健康扶貧讓"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泰來縣落實『健康中國——老區醫療幫扶項目』讓群眾得實惠

  東北網6月1日訊『這在以前,得到縣醫院去治,住院、治療還有吃住加上來回車費啥的,加起來少說也得五、六千塊錢呀。』今年73歲的張淑芝家住泰來縣克利鎮,在當地鎮衛生院經多普勒檢測確診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住院治療七天出院時一結算,花了還不到一千元錢,可把一家人樂夠嗆。

  醫療幫扶讓張淑芝一家享受到了就近看病的實惠,這也得益於『健康中國——老區醫療幫扶項目』在泰來縣的實施。

  自2015年8月,由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低碳產業委員會、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在革命老區舉辦了『健康中國——老區醫療幫扶項目』,將革命老區泰來人民醫院作為首批幫扶試點單位進行幫扶。

  如今,泰來縣醫療機構水平提昇了,服務能力強了,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群眾更是得了實惠。

  積極促成落成項目普惠老區群眾就醫

  因自然、歷史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老區發展相對滯後,老區群眾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不忘老區人民,為老區人民辦好事、辦實事,促成了『健康中國——老區醫療幫扶項目』這個普惠項目。

  『健康中國——老區醫療幫扶項目』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的承接項目單位是老區貧困縣的醫療單位,是醫療幫扶項目的主體;第二部分是配合主體的延伸醫療單位,即鄉(鎮)衛生院,稱謂『大手拉小手,健康進萬鄉』。

  作為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在黑龍江省確定的唯一地市級工作聯系點,我市獲得了項目落地試點優先權。市老促會抓住這個機遇,及時向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匯報,主動與中國老促會、國家低碳委、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聯系對接,並把項目落在了泰來這個革命老區縣。

  泰來縣委、縣政府對這項普惠老區群眾的項目非常重視,縣委書記、縣長親自過問、調研、籌措配套資金,把此項目列為全縣醫療扶貧的實事,責成衛生主管部門、承接項目的縣、鄉(鎮)兩級醫療單位,專人負責,統籌規劃,科學論證,積極推進,很快使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醫療硬件設施昇級提昇服務群眾能力

  如何提高群眾的醫療需求,提昇醫療部門的接診能力,解決老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不僅需要對縣級醫院的醫療設施加以更新、昇級,更要解決過去條件簡陋、設施落後的鄉(鎮)衛生院的醫療基礎設施滯後問題,只有這樣纔能更好地服務群眾。

  從2015年8月開始,泰來縣人民醫院按照《項目》指導原則,從實際需要出發,自主采購所需醫療設備,先後引進奧林巴斯胃腸鏡、日歷二郎神彩超、拓普康眼部照像機等24臺件設備。這些設備的最低市場中標價為622萬元,享受補貼305萬元,補貼比例49%,醫院自籌317萬元。

  如今,泰來縣有12個鄉(鎮)衛生院,現在已經全部參與到『大手拉小手,健康進萬鄉』的項目。普遍自主引進彩超、多普勒、心電圖機、生化儀器等66臺件先進醫療設備。全套設備的市場中標價是3024萬元,縣籌措配套資金600萬元,享受補貼2424萬元,補貼比例80%。縣、鄉兩級醫療部門共享受補貼資金2729萬元。

  項目帶來三大變化就近就醫群眾受益

  隨著老區醫療幫扶項目的實施,縣、鄉兩級醫院醫療設備的添置昇級,也帶來了三大變化。

  一個是,群眾方便就近就醫了。

  能在縣裡治的,不用往市裡跑了。農民群眾一般疾病檢查、診斷、治療,都可以不出鄉。

  就泰來縣人民醫院來說,2016年,醫院就診人數達到了335841人,比2015年同期增長2.91%;床位使用率也由2015年的75%上昇到2016年的105.04%;

  已安裝設備開展診療業務的12個鄉(鎮)衛生院,今年一季度接診當地患者39832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3.52%;

  在開展醫療扶貧工作中,今年一季度統計,縣鄉(鎮)兩級醫療單位共接待貧困患者4470人,醫藥費發生額821057.43元,報銷比例達到了95%。

  再一個是,農民的看病成本降低了。

  就近看病,大幅降低了農民進城看病所需的醫療費和路費、宿費、餐費及陪護費等治療成本,受益農民十分高興。

  前列腺增生和輸尿管結石患者張強,在縣醫院用新進的鈥激光10天治愈費用花了1萬元,比到市裡醫院治療,醫療、生活等各種費用能省下1萬多元。

  第三個是,縣鄉(鎮)醫療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水平雙雙提高。

  與2015年相比,縣醫院的診斷准確率提高了近5%,誤診率降低了近5%;搶救成功率87.25%;縣醫院2016年總收入突破2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2%;

  12個鄉(鎮)衛生院今年1—3月份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27.20%,純利潤增長37.5%,職工人均收入增長了11%。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