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精深加工項目施工現場。
截至5月末,富錦市的項目建設交出的是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全市開復工產業項目79個,總投資140億元,其中,2017年計劃投資42.1億元;復工產業項目30個,已復工21個;新開工產業項目49個,已開工30個。象嶼金谷玉米深加工項目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總投資3.9億元(香港)北安海資投資有限公司植酸鈣及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5億元富錦市匯錦(大錦農)飼料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飼料、30萬噸生物有機肥項目,總投資6.03億元的富錦市二龍山糧庫有限責任公司糧食倉儲物流及大米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2億元富錦綠谷萬頭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項目、總投資7.6億元富錦市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80萬噸糧食倉儲及物流綜合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8.2億元富錦市萬裡利達糧食儲備有限公司417萬噸糧食倉儲及物流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萬畝水稻公園項目,總投資800萬元富錦國家濕地公園觀鳥臺項目,一批產業拉動力強、發展潛力大、財稅貢獻率高、經濟輻射力廣的項目競相發展,一座城市的發展經脈在大項目橕起的強筋鐵骨中向上生長。
環境孕育生產力——富錦效率
在各地競相發展的大潮中,富錦靠什麼率先發展?在如火如荼的招商引資競爭中,富錦的產業優勢如何樹立?『環境孕育生產力,環境增強競爭力,環境輸出吸引力,環境激發凝聚力。「發展環境」就是項目壯根強枝的土壤。』趙勵軍書記給出這樣的答案。
在富錦乾事創業,發展零障礙,投資者口中的評價是一張燙金名片。

象嶼生化60萬噸玉米精深加工一期項目試運營現場。
2014年,通過招商引資『跑』進富錦。象嶼『落戶』富錦,前期手續,富錦市政府領辦、代辦,高效服務,一路『綠燈』。沒有『犯卡』、沒啥『說道兒』。項目引進來,服務跟上去,富錦職能部門變『坐等』到『上門』,變『坐等』到『上跑』打破原有『環環相扣』模式,由『串聯』變『並聯』,多部門聯動,多管齊下,同步推進。
收糧旺季,一年中最寒冷季節,零下20多度的收糧現場,日收儲糧最多達7萬噸,送糧車入場1500多臺,外面排隊還有2000多臺,一眼望不到邊。
為了管理好送糧大貨車排起的『長龍』,園區派出所民警從早到晚,值守於『收糧線』,發現情況,快速處理。公安、交警現場指揮車輛,維序疏導,讓車隊不『卡殼』、無『梗阻』。
『主動對接,真誠服務,一直感動著我們。』富錦象嶼金谷總經理助理郝玉龍說。正是這些特事特辦,讓『象嶼』有了更多的發展底氣和力量。
走進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遠遠望去,廠房上空昇騰著白色的蒸汽,空氣中則彌漫著糧食散發出的濃濃香味。淀粉包裝區生產線正開足馬力,一包包淀粉被智能機械手送至指定位置。2016年10月12日,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投產,比原本計劃提前了整整10個月。
這一切源於『富錦效率』,根植於『富錦環境』。
富錦市專門成立了象嶼金谷農產項目推進領導小組,全力保障企業在落地投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得到有效協調、解決。
國土部門為象嶼金谷開通綠色通道,審批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短為當日辦結;規劃部門在企業項目征地期間提前深入現場介紹審批事項,簡化中間環節;住建局圍繞加快項目推進速度,委派專人指導項目建設單位辦理招投標手續,直至拿到施工許可證;園區管委會協調國土、住建、糧食、消防等相關部門集中辦公,簡化環節,協調推進,幫助象嶼金谷順利拿下國儲指標;發改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農業部門統統上陣,為企業排懮解難……
富錦市經濟開發區綜合管理部主任萬平告訴記者,象嶼公司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按總體規劃應該在2018年實現擴容和擴建,考慮到象嶼項目建設中污水的處理,市委市政府提前啟動了污水處理廠的擴容擴建工程,建設了污水處理廠二期,年處理污水1萬噸。項目在2016年5月份開工,8月末即投入使用,使得象嶼項目順利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