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工大40人團隊研發智能車 實驗室裡演繹速度與激情
2017-06-03 12:43:04 來源:生活報  作者:朱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6月3日訊 每當夜幕降臨,在哈工大格物樓裡總會有一間教室的燈是亮著的,教室裡一群學生守著電腦,盯著賽道上小車的『一舉一動』。在日復一日的優化改進下,小車從能緩慢移動,到極速飛馳,每一次的提速,對學生們來說,都是巨大的喜悅。這間教室就是哈工大智能車俱樂部的實驗室。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學院團委書記張依老師告訴生活報記者:『自2010年俱樂部成立以來,在學校和學院的支持下,迄今共獲得國家特等獎1項,一等獎12項,二等獎11項,東北賽區一等獎20項,二等獎9項。』過彎,極速衝刺,完美停車……在這間教室裡,一輛小小的智能車每天都在上演著另一種『速度與激情』。

團隊成員。

  難操控:每輛智能車都有自己的『主人』

  2日,記者剛進實驗室就被濃厚的研究氣氛感染了,一臺臺電腦、焊接用的各種工具和測試跑道……在這間大約5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智能車團隊的成員就這樣不分白天黑夜的研究測試。

  智能車俱樂部的第十一屆負責人、哈工大電氣專業大四學生高京哲告訴生活報記者,智能車就是能自己控制速度、掌握前進方向的模型車。『智能車現在主要用於比賽,等將來智能車技術發展成熟了,還可用在我們日常的汽車上,那樣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就能坐在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裡,上班、兜風、旅行!』高京哲說。

  第十二屆負責人韓凱歌說:『一輛智能車的「誕生」其實很簡單,在電腦上編寫好程序,一塊小車地盤,改機械、加電池……但完善它卻要不停地調試,不斷地改進。』當記者想看智能車跑的樣子時,韓凱歌說那就得用他的車,因為每一輛車都有自己的『主人』,只有『主人』是最熟悉怎麼操控的,別人根本控制不好。

  成績好:40人團隊拿過多個全國大獎

  高京哲還告訴記者,團隊有40人,5個女生,35個男生,分別來自電氣工程、測控技術、通信、自動化等專業,都是哈工大在讀本科生。

  在去年的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智能車團隊獲得了一項國家特等獎和四項國家一等獎。『比賽前的那一個月,睡覺簡直就是奢侈,有一次大家為了調整一個數據,反復試驗,40多個小時都沒合眼。』邱玉萍告訴生活報記者,除了日常的學習生活,她和團隊成員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小車上。

  比賽雖只有短短的幾十秒,但說起背後的付出,劉聰坦言太不容易了,『有時候直到比賽前一個月,我設計的賽車還不能達到比賽的要求,常常是開著開著就衝出了賽道,急得我覺也睡不好,連飯都吃不下。』

  盼未來:坐在無人駕駛車裡看風景

  據悉,在即將到來的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團隊會采用無人機和智能車相結合參加比賽,因為用無人機做『眼睛』,比賽的視野就會更開闊。除了比賽,團隊還有自己的小目標:想把智能車推廣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讓更多的人了解智能車。

  『現在已有兩所小學是我們定點志願服務的基地了。』高京哲說,大家定期去學校給孩子們講解智能車的課程,開發孩子的創新意識和思維。『我們還研制了智能車的簡易零件組裝,就是我們設計好了,然後把材料包直接發給學生,讓大家組裝智能車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目前,團隊除了開發小學的教學基地,還在籌劃智能車教育培訓機構,今後,讓各個階層的老百姓都可以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