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項目建設助推農業結構調整
2017-06-04 08:1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志偉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4日訊 5月的鶴城,春意盎然。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三次產業融合的農業結構調整,在鶴城大地上正迅速展開。

  在泰來縣工業示范園區裡,多個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正酣。飛鶴乳業下屬『六水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在園區內建設倉儲加工中心,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倉儲總庫容30萬噸。這個集優質水稻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項目的落戶,讓泰來縣的稻農看到了希望。『六水香』項目總農藝師胡公略介紹,企業與農戶達成合作,農戶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准、統一種植模式種植優質水稻,再由企業進行收購銷售。針對原來『泰來大米』品牌散、亂、多、競爭力弱、影響力小等問題,集中打造『泰來大米』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在昂昂溪區榆樹屯工業園區內,佔地4000畝、總投資100億元的阜豐集團300萬噸玉米精深加工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位於訥河市拉哈鎮總投資20億元的四川鴻展集團30萬噸食用酒精及6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的施工現場,多個車間的地基工程已經結束。

  在富裕塔哈綜合產業園區益海嘉裡糧食加工綜合體項目現場,齊齊哈爾市農委副主任唐海波告訴記者,今年全市堅持用工業化理念和統籌思維抓農業產業,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強化種養、產加、產銷結合,圍繞『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集群化建設,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提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培育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今年春耕生產,齊齊哈爾市重點圍繞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加大農業種植結構向綠色有機、優質高效、特色品種的調整力度,通過龍頭企業牽動、合作社帶動等措施,實現『一減三增』,計劃壓減玉米種植面積300萬畝,增加大豆種植面積100萬畝、水稻50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到150萬畝以上,其中原種一二代種薯面積達到42萬畝。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齊齊哈爾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全市推進涉農產業化建設項目緊密相聯。今年全市重點推進龍江中糧生化擴產5萬噸味精、甘南金峰米業水稻倉儲加工等49個大型食品加工產業,年度計劃投資55億元,以加快糧食的加工轉化進程。其中,玉米加工能力在現有178萬噸基礎上,將增加到400萬噸。在延伸農業產業鏈方面,全市加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度,通過聚集龍頭企業、生產要素等,統籌布局生產、加工、物流、研發、服務等功能,使技術集成、產業融合、核心輻射作用得到最大發揮。對列入全市十二大重點產業的馬鈴薯產業,重點推進克山哈克仁發、拜泉(秦皇島)卓建公司馬鈴薯全產業鏈等10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0.5億元。同時,該市還充分發揮畜牧業規模養殖優勢,重點推進訥河恆陽3萬頭泌乳牛養殖基地、泰來飛鶴奶山羊及乳品加工等67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7.9億元,全力推進三間房保稅區年進口100萬噸畜禽休閑食品項目和天兆豬業萬頭原種場擴繁產業化項目,加快畜牧服務產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2017 網絡媒體看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