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8日訊 稻田裡繪就彩色圖畫,海『稻』船上吹風,熱氣球上俯矙稻田,灌區裡體驗水車,稻田裡走植物迷宮、看稻草人王國……今年,富錦市依托獨特的地理、生態優勢,打造以稻田文化為主題的『田園綜合體』,眼下正穩步推進建設中。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富錦長安鎮永勝村的金瑪農業集團萬畝高標准水稻示范基地,稻田插秧工作已基本完成,觀光亭的主體架構已建完,『田園綜合體』建設初見雛形。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高富說,我們習慣稱這裡為『大地塊』,其實這片地有4萬畝,核心區有1850畝,景觀區有819畝。
今年2月,『田園綜合體』概念首次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富錦市以『大地藝術』、『空中觀賞』、『體驗互動』、『科普拓展』、『休閑娛樂』為構成板塊,通過各產業的相互滲透和融合,以『田園綜合體』為載體,把休閑農業、養生度假、文化藝術、農業技術、農副產品、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發揮乘法效應。
在『大地塊』農業信息監測指揮中心,4萬畝連片大地塊通過大屏幕盡收眼底,蔚為壯觀。『等到了水稻的生長季節,這片地特別漂亮!』工作人員李崇鵬在大屏幕上向記者展示『田園綜合體』的總體規劃。他介紹,今年3月份,富錦開始設計『田園綜合體』實施方案,4月20日開始動工。總體規劃是,在大地塊景區中心建一座觀光塔,12座觀光亭,20個觀光平臺,其中玻璃平臺將延展到稻田裡,讓游人有站在稻田裡的感覺。李崇鵬說,觀光塔有39米高,觀賞高度達32米,在塔頂能看到天際線,預計7月20日觀光塔將完工。在觀光塔四周,利用6種不同顏色的水稻苗種出『中國夢』、『美麗鄉村』、『祖國大糧倉』、『海稻船』等4幅巨型彩色稻田畫,還有多幅中小型稻田畫。此外,還將打造稻田水世界、稻草人王國、黑土泥塘、植物迷宮、熱氣球等景觀,在景區還能看到鴨稻、魚稻、蟹稻等循環農業的展示,鴨子糞便喂魚,魚的排泄物還田,有機水稻的種植過程一覽無餘。據悉,稻草人王國將設置大小各異的稻草人215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富錦利用大地塊周邊附近的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在附近村屯重點打造了濕地共鄰洪州村、低碳養生工農新村、滿族風情六合村、朝陽民俗文化村、赫哲故裡噶爾當村以及農家美食村等6個農家樂,依托『田園綜合體』發展吃、住、行、游、購、娛全域旅游。高富介紹,田園綜合體最受益的是村民。富錦萬畝地塊共4萬畝連片水稻,富錦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合作社今年流轉了其中的1萬畝水稻,合作社農戶種植水稻都是訂單種植,每公斤水稻收購價格較之市面價格高0.54元。合作社有38棟育秧大棚,其中8棟將種植蘑菇、木耳,其它大棚種植瓜果蔬菜供游人采摘。旅游旺季,富錦市還將在景區建商亭,貧困戶優先使用。農戶對於發展觀光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積極性很高。現在已有『大地塊』附近村屯的農戶發展起農家樂並開門納客,農村大集一天賣出8萬元農副產品,對於依托萬畝大地塊打造的『田園綜合體』,村民們滿懷期待。
據介紹,富錦市作為華夏東極旅游的重要節點,有打造『田園綜合體』的區位優勢,打造『田園綜合體』不僅要追求游客數量,更要注重旅游的質量,提昇田園觀光在游客心目中的認知價值,希望通過觀光農業把大農業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向全國,更好地賣出富錦的農產品,形成富錦市綠色食品、綠色產業的集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