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森工『雙創』開啟轉型發展新模式
2017-06-08 13:49:3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天馳 馬一梅 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8日訊 全員營銷商城累計分銷人員超過3萬人,累計接到訂單6400餘單,累計下單金額200餘萬元……這組『漂亮』的數據,是龍江森工系統5月18日正式上線森工全員營銷平臺半個月內的『戰績』。

  本著『信用是根本,質量是關鍵』的銷售宗旨,森工全員營銷分銷平臺發展態勢良好,參與分銷的人員越來越多,熱情也越來越高。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該平臺推出的一系列促銷活動,再次掀起銷售熱潮。

  據省森工總局經貿局局長韓東安介紹,『平臺剛開始的第一周,我們搞天天限購,每天推出幾款產品來吸引大家。端午節期間我們搞了一份聚劃算活動。滿300減60。也就是讓利20%,一周就賣了10萬元。從6月2日開始,我們又搞了一個活動,叫天天特價,每天拿出一款到兩款產品進行特價銷售。』

  森工人認定森工全員營銷平臺還有著莫大的『昇值』空間,在他們眼中,平臺只是森工『雙創』的一個切入點,而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則是推動森工產業轉型、勞動力重新布局、人員轉崗,促進就業的重大路徑,也是釋放森工科技資源活力和創造力,留住人纔的有效舉措。

  從全員(全民)營銷到搭建『創智空間』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從使用智慧農業雲平臺『監控』木耳生長到返鄉林區人網上賣山貨,『雙創』正在改變龍江森工林區人的生活……

  綏棱創智空間培植『雙創』沃土

  清晨,作為綏棱林業局創智空間骨乾的邵延峰,就已經走進『創智空間』工作室與其他創客一起討論為更多林區創業者提供服務的方案和細節。

  『創智空間』是綏棱林業局2015年提出『千家網店萬人創業』的口號後,為鼓勵林區青年創新創業搭建的服務平臺。創智空間不僅免費為初級創業者提供辦公場地、無線網絡等基礎配套設施,幫助創業者向銀行申請小額貸款,還經常性組織相關的創業培訓等活動,最大限度為林區創業、創新的人員提供幫助。

  談創業方向,談經營理念,談產品推廣……在綏棱林業局『創智空間』工作室,每天都有一群年輕人迸發創業發展的火花。

  在『創智空間』的幫扶下,邵延峰從當初做微商事業剛起步只有兩三個代理,逐漸發展成一個擁有近百人團隊的規模;宋穎超,通過在青年創智空間接觸到更多微商,不僅實現了產品的互通有無,還實現了產品的進一步推廣。

  截至目前,綏棱林業局創智空間已經累計扶持2000多名林區青年創業,全局青年創業年總產值已超千萬。綏棱林業局創智空間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們綏棱林業局還將繼續加大政策、項目、資金等服務力度,著力形成以林區特色為主,區域性農產品平臺為輔的電商平臺建設體系,助力林區雙創。』

  綏陽『雙創』融入黑木耳產銷

  全國各地的顧客不用到現場,通過手機APP平臺就能夠隨時隨地了解到綏陽林業局雙橋子林場菌包廠的濕度、溫度等信息,觀察到木耳的生長狀況……這樣的介紹聽起來有些『高大上』,不過對於今年開始使用智慧農業雲平臺的雙橋子林場種植戶來說這都是現實。

  通過生產全過程的公開透明,將綏陽林業局的好山好水好木耳展示得淋漓盡致,也使得綏陽的黑木耳名氣大增。綏陽林業局雙橋子林場食用菌種植戶郭愛蓮介紹,從開始種植幾千袋黑木耳發展到現在十幾萬袋黑木耳,林場幫助解決了很多困難。現在好的木耳一斤最多能賣到128塊錢一斤,普通的也能賣到七八十一斤。

  為幫助林區職工解決停伐後『原料難』制約當地食用菌發展的困擾,綏陽林業局積極尋找合作伙伴,經過多次考察協商,最終與已被納入黑龍江省重點項目行列的黑龍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結緣』,共同組建黑木耳生產用木質原料供應生產基地,生產食用菌用木屑。

  此外,綏陽林業局立足臨近對俄口岸和新建高鐵站、機場等區位優勢,將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森林游、口岸游、要塞游相結合,巧借區位優勢實現創新發展。他們計劃在今年舉行第二屆黑木耳旅游文化采摘節的同時,建設一個2.6公頃的蒲公英栽植科技示范基地、一個草莓采摘大棚,多方面帶動當地旅游,為林區職工拓寬致富渠道。

  葦河返鄉創業年收入超20萬

  『浙江金華買家下單了,他要發一瓶蜂王漿,我現在去打包,今天一定要發出去,發貨速度快的話,買家容易給好評。』一邊接受著記者的采訪,董雲峰一刻也不停地忙著打包。

  作為葦河林區電商圈的名人,董雲峰在2016年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讓自己的網店『黑土地鄉村特產店』成長為五鑽信譽,並在當年實現年利潤超20萬元。

  曾經『北漂』三年的董雲峰夫婦,在北京打工時,學習、摸索、掌握了網店的經營技巧。2015年,倆口子決定回林區重新開始。

  回鄉創業,董雲峰夫婦把目標『瞄准』了東北的林下特產,為了在淘寶網海量同類產品中突圍,董雲峰夫婦自己聯系貨源,然後去產地、基地拍照片,拍小視頻,讓自己妻子出境,親證自家銷售林產品的產地和環境。取得客戶的認可並不容易,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關於產品的各種問題,董雲峰夫婦都力爭講解到客戶滿意為止。

  如今,董雲峰夫婦的『黑土地鄉村特產店』已經走上了正軌,淘寶店鋪裡的產品還同步銷售到了微信朋友圈,董雲峰夫婦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們計劃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自家店鋪的產品做成品牌,利用品牌優勢,嘗試打造企業店鋪。

  在董雲峰的帶動下,葦河林業局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電商的行列中,董雲峰『變身』成為老師,經常來到葦河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對『新人』進行講解和培訓,帶著大家一起認識網絡,轉變思路,讓林區生產出來的產品更容易銷售出去。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