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著名經濟學家馬駿談企業如何應對新形勢新挑戰 只有做好創新纔能不被淘汰
2017-06-11 09:32: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輝 來玉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11日訊 6月10日上午,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在哈爾濱就『企業發展新形勢新對策』主題與450餘位龍江企業家進行對話交流。馬駿認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在現代企業網絡化、服務化、知識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下,創新是提高市場主體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發揚新時期優秀企業家精神、積累知識資產、建立激勵制度,是實現創新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近段時間,一些企業家普遍感到迷茫。為什麼迷茫?馬駿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發生了變化:一是要素層面的變化,如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昇;二是資本層面的變化,如融資難問題;三是技術層面,技術發展變化很快,對企業形成挑戰。同時,需求也在發生變化,投資需求趨緩,出口需求減少,只有消費需求保持較高水平,但也有放緩趨勢。所以,很多企業家說現在生意變得難做,這個感受是符合大的發展形勢的。

  從另一方面講,國內外先進企業網絡化、服務化、知識化速度之快,令許多企業目不暇接。

  『諾基亞手機被微軟收購後,諾基亞方面在發布會上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不知道為什麼輸了!」為什麼輸了?就是因為新的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企業再沿著原來的軌道發展就會輸。』馬駿說,產業技術只是改變一個產業,信息技術改變所有的產業,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是以幾何級數變化的。一般的產業技術發展要10年左右時間,可信息產業,快的話三到五年就可以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末到現在主要是共享網絡發展,對企業之間的交易、電子商務等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網絡化現在開始又進入萬物互聯和智能化時代。互聯網、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等已經對我們的社會造成了巨大衝擊,但是萬物互聯加上智能化會產生更大的衝擊,『如果說電子商務的衝擊力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坦克,那麼現在萬物互聯和智能化的衝擊力則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子彈』。

  服務化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另一個新趨勢。從商務模式上說,很多企業由賣商品向賣服務轉變,服務產生的價值超過產品。對很多用戶來說,其實要的是服務而不是產品。未來,企業要發展,不能光賣產品,更應該重視產品的後續服務,在為用戶服務的過程中,企業能及時發現問題,同時也能發現用戶的新需求,從而研發出用戶最需求的產品。

  現代企業發展的第三個新趨勢是知識化。馬駿舉例說,前幾年國外一家企業花10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只有10多人幾乎沒有什麼固定資產的公司,這是為什麼?因為這家企業更看重的是知識資產。現在,一些行業出現了知識資產超過物質資產的趨勢。知識資產是什麼?是我們看不見的一些資產,包括人力資產、組織資產、技術資產、顧客資產,這些資產雖然看不見,但是它能夠創造價值。

  馬駿認為,創新是指引企業航向的燈塔,是企業應對新形勢新挑戰的必然選擇。

  企業家精神是創新的原動力。優秀的企業家精神具備四方面典型特點:有夢想,敢於承擔風險,執著,愛學習。

  積累知識資產是創新的保障。『優秀人纔是免費的,平庸人纔是昂貴的』谷歌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頂尖人纔的貢獻是一般職員的百倍。投資知識雖然風險大、周期長、產權不確定、容易沈沒,但卻是未來一個新趨勢。

  應該建立鼓勵創新、包容風險的制度。美國法院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逐步概括出了一項『商事判斷規則』:董事在做出一項商事經營判斷和決策時,如果出於善意,盡到了注意義務,並獲得了合理的信息根據,即使該項決策是錯誤的,亦可免於承擔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馬駿,我國著名經濟學家,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防科工局專家委員會委員。多年來,馬駿教授致力於中小企業發展,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企業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壟斷產業改革與監管等多個領域的研究,發表了百餘篇政策研究報告,編著了《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4》、《中國企業轉型發展調查研究》等十幾部著作。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