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2016年大慶種植業獲超2億農業保險理賠 超9萬農戶受益
2017-06-12 09:34:26 來源:大慶網  作者:楊濱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12日訊 種植業最容易受風災、旱災和內澇幾種災害天氣影響,為了做好災後查勘、理賠工作、防止遺漏問題,搞好災害補償,大慶各保險機構提供了全方位的優質化理賠服務。

  日前,記者從市金融辦獲悉,去年所有因天氣等原因導致農作物受災的理賠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大慶種植業獲得2億多元農業保險理賠,簡單賠付率為38.60%。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農險部張經理表示,農業保險為防止農戶因災致貧發揮了保險保障職能作用,大慶還需創新機制,提昇農民參保意識,讓農業保險為更多農戶服務。

   6000萬保費撬動6億風險保障

  據了解,大慶農業保險業務推廣早在6年前就開始了,開始時只有兩家保險公司開展了農業保險業務。如今已經有4家保險公司在開展此業務,分別是人保財險、陽光農業、平安財險和安邦財險四家公司。隨著推廣宣傳力度的加大,農業保險越來越受農民歡迎。去年,大慶共承保玉米288.96萬畝、大豆2.92萬畝、小麥0.105萬畝、水稻94.13萬畝。承保率為34.23%,全市農險保費6083.29萬元,為全市農作物生產提供了6.6億元的風險保障。

  2016年,受風災、旱災和內澇幾種災害天氣因素疊加影響,全市玉米受災面積達234.9萬畝,大豆受災面積達1.8萬畝,水稻受災26.2萬畝。為了做好災後查勘、理賠工作、防止遺漏問題,搞好災害補償,大慶各保險機構提供了全方位的優質化理賠服務,全市種植業估損金額23214萬元,獲得2億多元農業保險理賠,簡單賠付率為381.60%,為防止農戶因災致貧發揮了保險保障職能作用。

   92657戶受災農戶得到賠償

  據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的惠農政策,在保費的承擔比例上,由政府出大頭,農民出小頭。

  以種植業為例,承保范圍涉及到水稻、玉米、大豆等。無論農民投保哪一類,一畝地農民只需要出3元錢,剩下的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及縣級財政共同給予補貼。

  又比如牲畜投保,投保一頭奶牛,普通奶牛保額是6000元-8000元,進口奶牛保額是8000元-10000元,不管農民選擇保額多少,農民都只需要繳納20%的保費,剩餘的保費由國家和各級政府給予補貼。

  『剛開始時,農民都不認可,後來,有農民投保後嘗到了甜頭,農民的投保意識有了很大提高。』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農險部張經理說,農民投保意識提高了,現在有很多農民都主動打電話諮詢投保事宜。

  記者了解到,去年,大慶共為92657戶受災農戶、367個自然村(含牧場4個)提供了理賠服務。

   提昇農民參保意識還需創新機制

  按照規定,每年年初,縣級政府都會根據當地財力狀況、農民參保需求情況向省財政提報本年度參加農業保險的申請報告,上級部門再給予相應配套資金。但是如果縣級政府因財力或其他因素沒有上報,那麼該縣的農民也就無法享受到農業保險的補貼政策。

  市農委工作人員曾到江蘇省揚州市等地考察。目前,揚州市已經基本實現農業產業全部參保。該市市級財政不但參與了農業保險的補貼,還采取項目聯動機制激發農民投保積極性,將參加保險作為高效設施農業發展扶持獎勵的前置條件,享受財政扶持獎勵的高效設施農業項目、高效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原則上都實行『先保後獎』的辦法參加農業保險。未參保的,都不得享受財政扶持獎勵。

  雖然參保是采取農民自願的原則,但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張經理認為,大慶應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認識到投保的必要性。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