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12日訊 為迎接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10日至11日,由省文化廳等主辦的主場城市活動——『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展演活動在防洪紀念塔舉行。
為了更好地宣傳展示我省非遺項目風采,此次活動從全省286個非遺項目中精選了傳統手工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傳統舞蹈、傳統音樂和曲藝等類別的60個非遺項目進行現場展示展演,展線達到160米,展演的節目長達70分鍾。
展示現場熱鬧非凡,全省非遺項目借此機會得以匯聚一堂,集體亮相。其中包括來自哈爾濱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方正剪紙、麥秸工藝、老湯精配制,綏化的海倫民間刺繡、傅清超滿族剪紙、蘭西掛錢,牡丹江的中醫正骨,七臺河的勃利黑陶、古箏制作技藝、傳統刀劍鍛造技藝等非遺項目。
展示首日就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駐足觀看,現場制作的非遺工藝品更是傳遞出龍江特色文化,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現場非遺表演場面宏大,十餘個富有黑龍江地方特色的非遺項目表演節目贏得觀眾掌聲不斷。《東北大鼓》唱辭唯美抒情、曲風簡潔獨特,《二人轉小帽》高亢嘹亮、腔調婉轉多變,這些精彩的非遺表演讓現場的觀眾酣暢淋漓地體驗了一把『非遺大餐』。
據悉,近年來,在全省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文化部門在挖掘、普查、搶救、保護、傳承非遺項目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僅哈爾濱市已開展的五個批次非遺項目征集工作,累積保護16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國家級非遺名錄6項,省級非遺名錄70項,市級非遺名錄85項,位列全省之首。其它各地市非遺保護工作也蓬勃開展,取得喜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