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訊(關鍵 徐秋鳴 記者王明菲)近日,位於佳木斯市樺南縣明義鄉北雙龍村村東頭的一棟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僅靠幾根木柱子支橕著的兩間泥草老房子,終於扒倒重蓋了。住了40多年的房屋主人63歲劉慶臣老兩口,攙扶著大他4歲拄著雙拐的兄長劉慶友,老淚縱橫。

換新房之前,一家人在老房子前留影紀念。
一個月後,一棟投資3萬多元的彩鋼房將從這裡拔地而起。『我們無兒無女沒有勞動能力,身體都是病,僅有19畝承包田,一年外包收入3000元錢,再加上直補1300多元,雖然我大哥的五保政府給一些,去了吃的穿的治病吃藥打針等花銷,所剩無己,哪有錢蓋房。真是多虧了樺南農村信用社,三天兩頭就有人來,幫解決這個那個,蓋這個房子職工就捐款14700元,鄉村兩級聯合提供信譽擔保,信用社還破「格」貸款11000元,利率優惠一大塊,這可是我們這樣貧困戶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兒。』劉慶臣說。
樺南縣農村信用社發揮歷時5年多調研采集的『互聯網+小康大數據』優勢,把幫助貧困戶早日蓋上『小康房』做為2017年創新精准扶貧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由農信社理事長監事長等領導帶隊組成的四支小分隊,依據大數據明察暗訪『回頭看』,僅明義鄉的雙龍河、北雙龍、立新、共和等四個村屯,就有14個貧困戶被列入『農貸助貧危房改造』優先幫扶對象。
『政府發放的貧困戶危房改造補貼需要等舊房改造完第二年纔能下來,對於貧困戶來說,舊房危房改造初期恰恰是最困難的時期。這個難關,也是農信社破除常規、創新發展的一個機遇和生長點。』正在鄉下帶隊調研的樺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崔文銘說,『有了大數據幫忙,敲開農家門不難;有了鄉村聯手「四兩撥千斤」,農信社「貸」動全縣貧困戶早日改造舊房危房住上「小康房」就不難了。』
為了幫貧困戶劉慶臣危房改造落到實處,樺南農信社監事長劉冠章就帶隊去了劉家七趟,扒倒房子當天下午,還送去了豬肉和水果。『農村蓋房子是件大事,老劉年歲大了,找了一些幫工,怎麼也得炒幾個菜喜慶一下。』
幫忙不添亂。近兩個月的『貸』動貧困戶早日住上『小康房』行動以來,樺南農信社數十名員工,都是清晨四五點鍾趕到村裡調研幫辦解難,自帶蔬菜乾糧,借鍋炒菜熱飯,不給農戶增加任何負擔。
農信社創新舉措也得到了其他鄉村乾部積極響應。農信社理事長崔文銘表示,在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小康大數據,全面做好風險管控的基礎上,將對全縣所有需要危房改造的貧困戶提供優惠利率貸款,讓每一戶貧困戶早日住上『小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