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 什麼是家的意義?對於穆棱市馬橋河鎮蘇義芬一家人來說,答案就是:堅強、支持、溫暖。面對生活的劫難,蘇義芬憑借堅強、樂觀的心態經受住了考驗,沒有怨天尤人、自嘆自憐,而是接受現實、迎難而上。
今年52歲的蘇義芬是穆棱市馬橋河鎮楊木小學教師。1987年,蘇義芬與愛人劉培江結為百年之好,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隨著兩個兒子的相繼出生,更是給這個幸福的家庭增添了幾多歡樂和忙碌。
2008年3月8日這天,蘇義芬頭頂的天塌了下來。當天,愛人劉培江發生車禍,最終命是撿回來了,但卻成了半植物人狀態。9年間,為了能讓愛人最終站立起來,抱著這樣信念的蘇義芬四處借錢給愛人治病,至今家裡欠下了數十萬元的外債。
事發時,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正在外地打工的大兒子想回家務農,正在上高中的二兒子想輟學回家照顧父親,可是堅強的蘇義芬非但不領情反倒將孩子『痛斥』一番,『再難也不能影響孩子的前途啊!』
9年來,無論春夏秋冬,蘇義芬每天睡不到5小時,她把愛人當成嬰兒一般精心照顧。多少次下班回來,面對躺在床上的丈夫,她拖著疲倦的身體開始給愛人擦洗身上的污物;多少次,丈夫從炕上掉下來,蘇義芬用瘦弱的身軀把他弄到炕上;為了讓愛人散散心,她用盡全身力氣把丈夫抱到輪椅上,推著他出去曬太陽……9年來,為了能讓愛人恢復語言功能,蘇義芬每天不間斷地與丈夫聊天,2013年那個夏天,劉培江竟然能開口說話了!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全心呵護下,愛人從沒有得過褥瘡,也從沒有得過感冒。所有到她家裡的人,看到一個癱瘓在床的人被照顧得如此細心,都深受感動。
『雖然在外人眼中,我的家庭窮困而窘迫,但在我的眼裡,卻也是美滿和幸福的。為了這種美滿與幸福我會堅持下去的!』蘇義芬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