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訊(記者 周秘)近年來,哈爾濱市第三中學以創建節能型學校為手段,與學校內涵發展建設有機結合,以創建推動教育工作的深化,以教育拉動節能型學校創建,取得顯著成效。
學校將節能環保教育融入學科課程。教師從植物到動物、從水質到空氣污染、從日月星辰到氣候變化、從節水節電到資源分布,等等,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體驗環保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將節能環保教育與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相結合。學校讓師生牢固樹立節能環保意識,不只是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有節能意識和具體行動,更強化學生離開學校回到家中,與父母家人一起如何落實節能減排理念。注重發揮學校教育陣地的優勢。通過全校大會、學校網站、宣傳欄、宣講、主題班會、節能型學校』工作推進會等多種方式,把創建作為學校加強學生文明素養的重要教育內容,作為提昇名校內涵和形象的自覺需求。
學校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創新工作載體,推動了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廣泛開展特色節能活動。學校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展『我們一小步,世界一大步』的主題學生活動;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開展『美麗城市從校園開始』的主題活動。強化管理育人。學校總務處每學期都制作節能減排宣傳展板,廣泛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師生節能減排意識。開展工作考核表彰。由校辦、總務處、工會牽頭,定期對各部門辦公室、各學年教室的進行檢查、監測和分析,定期向校領導反饋能耗報告,對不達標的處室進行通報。同時,把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納入我校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系統,年終對節能工作成績突出的部門或個人進行表彰。
在做好師生節能環保教育,做好『軟件』建設的同時,我們不斷強化基礎建設,做好『硬件』節能環保工作,提昇了創建工作水平。昇級改造教學樓。2016年投入120餘萬元,在兩個校區的教室及辦公室照明全部應用LED節能護眼燈,部分走廊應用了聲控和光控照明,這些都使能效減少了原來的一半左右;同時,對外牆及房頂進行了『穿衣戴帽』改造。由於南崗校區屬於老舊建築,牆體及房頂無保溫層,門窗隔熱及氣密性較差,學校對其加裝了牆體保溫層。群力校區窗戶更換為三玻塑鋼窗。室內平均溫度昇高了10%。加強辦公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規范辦公用品的采購、配備和領取。推行網絡辦公,實行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強化文印耗材管理工作。提倡雙面用紙,降低紙張消耗,減少重復打印、復印次數,注重稿紙、復印紙的再利用。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計算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大力提倡修舊利廢,延長文印設備的使用壽命。完全杜絕電熱壺類的大功率用電器使用,養成自覺關閉各類電器電源的習慣,減少待機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