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賓縣糖坊鎮10歲兒童小明 失明姥姥牽出他的小小世界
2017-06-15 06:56:16 來源:生活報  作者:徐日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姥姥有病了悲傷中盼媽媽快點回來

  因為情緒激動,張桂英突然呼吸急促起來,小明放下作業,回頭望著姥姥,露出了奇怪的表情。那是一種恐懼、悲傷,卻又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小期待。

  張桂英吃了藥,喘氣緩和了一些,她摟過小明,似乎知道小明正在看著她。她說,自己有很重的心髒病,沒有條件到醫院檢查。前些日子,她的心髒病犯了,從炕上栽倒在地上,頭撞在炕沿上暈倒了。她聽見孩子在叫她,把速效救心丸放在她的嘴裡,一粒又一粒。她睜開眼睛看著外孫子正抱著自己哭:『姥姥,你怎麼樣了?可不能死啊,你要是死了我怎麼辦啊?』『孩子,姥姥不死,姥姥一定陪你長大。』張桂英吃力地說著。

  『每次我有病了需要打針,女兒都會回來,一陪就是七八天,甚至更久,所以,我生病時孩子總是期盼媽媽能回來。』張桂英摸著小明的頭說。

  畫了一座大房子夢想著一家人能住在一起

  采訪中,張桂英起身下炕,要到院子裡的室外廁所。

  記者看到,小明的房間裡沒有一張獎狀。小明告訴記者,他學習成績不好,上課總是走神。原因呢?張桂英問過,老師問過,孩子的回答是一樣的:『我想爸媽,我想姥爺,我總是算著,媽還有多少天纔能再回來。』在房間裡,有一張用鉛筆畫的畫,上面寫著《我以後的家》,房子很大,房間很多,車庫裡停著三輛車。

  『我想好好學習,將來買大房子,讓我的爸媽不用出去打工,就住在我身邊,我可以經常看到他們。如果他們喜歡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去的話,就開著車去,在我想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能回來,實在不行,我就開著我的車去看他們。』小明說。這時,記者和小明聽到『砰』的一聲。

  『姥姥的頭撞到窗戶了。』小明自語了一聲,跑出門去扶著張桂英,一面幫姥姥揉額頭,一邊扶著姥姥慢慢向屋裡走。祖孫二人背影相互依偎,幸福,卻也透著孤單。

  後記

  15時,賓縣糖坊鎮的街上安靜了下來,小明和姥姥的故事也被淹沒在一片沈靜中。孩子最喜歡問『為什麼』,但小明極少問,因為當他指著一樣東西問姥姥時,張桂英根本看不見孩子手指的方向,更不知如何回答。

  留守兒童缺少的是什麼?是錢嗎?可他們幾乎所有的眼淚,都是在挽留或思念父母,那痛徹心扉的哭喊、小手緊緊的拉扯,不是一頓美食或任何玩具所能彌補的。據我省民政部門的統計數字,我省有六萬多個留守兒童,其中有81%的兒童由隔代人監護,有9.5%的兒童在失去監護能力的人的監護下成長。在這9.5%中,小明和姥姥就是其中的一員。那麼,還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明?還有多少個這樣『失明』的姥姥?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而且應該深思。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