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寧安特色農業風生水起 農產品聞名全國走向世界
2017-06-15 11:0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付文軍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15日訊 在寧安源豐對俄果蔬國際物流園區內,每到下午一箱箱的番茄、蜜桔等果蔬像小山一樣堆滿了交易大廳,搬運工人緊張有序地把這些果蔬裝進俄羅斯大型運輸車內……開放是發展的契機。作為立足黑龍江、輻射東北亞、直通俄羅斯的內陸港,作為全省首個內陸口岸,寧安源豐對俄果蔬國際物流園區讓寧安的果蔬,讓全國各地的貨物在這裡匯集,走向俄羅斯,走向世界。

  源豐對俄果蔬國際物流園區。

  近年來,按照中央供給側改革和全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要求,寧安市精心打造『安全、高端、多功、外向』的特色農業,其中設施農業、對俄果蔬出口、畜牧業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全市棚室總數達到4萬棟,果蔬種植面積50萬畝,形成了G201對俄果蔬產業帶,果蔬出口量佔全省的2/3;畜禽出欄總量連續五年增長20%以上,佔牡丹江半壁江山。

  老爺嶺風電場。

  寧安市還積極推進農業標准化、品牌化、集約化建設,投資5800萬元建設了全國先進的農產品可追溯體系、檢驗檢測中心和農業標准化體系,培育出阿媽牧場等一批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爭創出響水大米、蘭崗西瓜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個、馳名商標1個、著名商標7個,綠色食品標准化原料基地達到140萬畝,『三品一標』認證139個。

  寧安不僅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探索美麗鄉村建設的道路上,他們也起步早、成效顯著,形成了社區集聚帶動、民俗傳承帶動、特色產業帶動、旅游開發帶動、生態保護帶動等多種美麗鄉村建設模式,誕生了小朱家、盤嶺、梁家、於家、明星等一批典型示范村。寧安市委書記徐利刃說:『全市240個村在乾淨、整潔的基礎上,正在重塑生態循環體系、集體經濟體系、基層組織領導體系,通過全面發力,我們的美麗鄉村將實現功能完善、品質提昇。』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