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址東方花園小區。

木耳種植。

漂流。
北藥種植業迅猛發展。葦河局具有豐富的適宜北藥種植的土地資源,氣候條件適宜,自然環境優越,適合北藥大面積開發種植。目前,通過采取訂單種植、基地示范等措施,在全局已經形成了5,784畝的北藥種植面積。種植品種有:人參、西洋參、平貝、刺五加、五味子、防風、板藍根、蒲公英等。該局還將計劃通過招商引資,采取合作、合資等方式,吸引域外優勢資金、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進入葦河林區,實現互利互惠、合作雙贏的目的,共同振興葦河林區的北藥事業。
森林旅游方興未艾。具有極其豐富森林旅游資源的葦河林區,有八裡灣、雙峰山、雞冠山、紅豆杉、虎跳崖、鍋盔山六個景區。主要拓展林區風景觀光、休閑度假、森林穿越運動、林間漂流、健康養老和科普考察等旅游項目。其中,紅豆杉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黑龍江省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區。近年來,林業局加大了對紅豆杉景區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和開發速度,新建了三星級賓館、紅杉湖、蓮花湖、河畔餐廳、觀光河堤、觀光棧道等項目,深受省內外旅游觀光者的青睞和駐足。
山特產品豐富多彩。葦河林區具有濕潤的氣候、豐沛的降水、肥沃的土壤、適宜的積溫,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促使區域內盛產豐富的山特產品。有以黑木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系列:黑木耳、銀耳、榛蘑、元蘑、冬蘑、青蘑、松口蘑、香菇、平菇、滑菇、猴頭等。葦河人大面積種植的黑木耳,產量大,品質優,該局已成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黑木耳集散地,前來采購者和購買者屢屢不斷。山野菜系列品種有刺嫩芽、黃瓜香、薇菜、蕨菜、刺五加、大小葉芹等。堅果系列品種有松籽、核桃、榛子等,山特產品精深加工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產業發展生機勃勃。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加快『立場』、『立局』項目建設。以黑木耳為龍頭,大力發展山特產品種植和加工產業;以紅豆杉和八裡灣景區為重點,重新設計規劃全局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和布局;通過訂單種植和示范基地建設,積極推進以人參、西洋參、平貝、刺五加、五味子、防風、板藍根、蒲公英為主的北藥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契機,努力搭建實體和網絡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招商引進的現代化黑木耳菌包生產企業『三道菌業有限公司』,落地該局衝河林場,現三條生產線已全部投產,日產量可達15萬袋。使該局的黑木耳產業菌包生產水平和能力實現了質的跨越,有力推動了全局黑木耳產業發展,朝著效益規模化、經營集團化、布局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民生改善突飛猛進。夢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詮釋。葦河林業局黨政班子,傾聽民之意、關注民之懮、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不斷強化民生為先的理念,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讓民生改善的觸角伸向葦河千家萬戶,全局公共服務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與質量明顯提高。承載著全局人民穩穩的幸福,一個個關乎民生福祉的『關鍵詞』被破解,群眾對局黨委和林業局工作的滿意度顯著提昇。改善居住環境服務民生、大力推進棚改工程、積極完善基礎設施、教育民生讓老百姓感受到均衡教育、持續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加大對弱勢群體幫扶救助力度、強化平安林區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機制......身邊的可喜變化,手中的真金白銀,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順應了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份份蘊含希望、溫暖人心的答卷書寫了精彩的篇章。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依托林區特色文化資源,大力實施『文化引領、旅游帶動』戰略,緊緊圍繞『專業化、多元化、特色化、群眾化』目標,全面加大文化資源整合開發力度,使之成為推進葦河林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又一重要『引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以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為載體,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舉辦了『感動葦林年度人物暨首屆道德模范』評選活動;開展了『文明林區春風行動』和系列主題文化活動;大力推進生態文化建設和廉政文化建設;開展『鄰裡守望』、『三關愛』、『三下鄉』和『四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以『追憶紅色經典?展現林區風貌』為主題,舉辦『書香葦林』紅色經典誦讀會,進一步提高了林區社會的人文素養。
春風弄弦譜新曲。這是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是又一個砥礪奮進的新起點。各項事業迅猛發展,惠民盛餐精彩紛呈。葦河,回首來時,步伐鏗鏘;放眼前路,壯志昂揚。朝著崛起森工、富民強局的宏偉目標,古老厚重的林區大地,澎湃著生機勃勃的時代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