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香和小學校12歲大新:4歲被寄養在大爺家 他是殘疾姐姐的『小保姆』
2017-06-20 07:18: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威兵 黃迎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怕同學知道父母不在身邊 他管大爺大娘叫爸媽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大爺大娘把大新送到了香和小學就讀。能去上學,讓大新高興得一宿沒睡著覺,他憧憬著穿上校服,和其他孩子一樣。

  可是,大新剛到學校就明顯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有爸爸媽媽陪伴,他沒有。他問大爺:『我爸能來接我嗎?』但大爺從來沒有回答過他。年紀還小的大新不知道怎樣纔能與父親取得聯系,只能每天期盼著父親來接自己回家,但希望總是落空。大新的父親偶爾回到老家雞西時,能和大新的大爺通個電話,而更多時候,大新的父親則是在河北、安徽等地打工,很難能來看看大新。

  一、二年級,大新因為這件事非常自卑。一年級時,同學和大新在一起玩,忽然說起大新父母的事。一個同學說:『你是住在大爺家裡吧?』自尊心很強的大新不願意承認父母不在身邊,硬著頭皮說:『不是大爺,那是我爸。』幾個同學起哄鬧起來:『那不就是你大爺和你大娘嗎?』大新氣得大喊:『那就是我爸和我媽。』看到大新這麼生氣,幾個同學也不敢再鬧,都不說話了。

  從這以後,大新在有外人的時候就管大爺和大娘叫『爸、媽』。大爺和大娘知道孩子心裡苦,就順著他叫了。

  由於自卑越來越叛逆 足球讓他重拾自信

  三年級,由於自卑過於敏感的大新越來越叛逆,學習成績不好,不願與人接觸,他把自己封閉起來,害怕別人觸碰,這些,老師都看在眼裡。

  這時學校組建足球隊,老師見大新身體好,讓大新來踢球。一接觸到足球,大新展現出了孩子應有的童真,快樂地跑著、笑著。踢累了,大新走出足球場准備回家時,臉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了。班主任吳松老師看到,攔住大新說:『以後只要有時間就來和同學一起訓練吧,能把球踢好,想成為球星也不是不可能。』聽到老師這樣說,大新眼中又充滿了期待的光芒。

  每天和同學踢球,每周和隊友訓練。漸漸的大新不僅球越踢越好,也從中學到了如何和隊友、同學相處。大新正式成為了足球隊的隊員,沒過多久,便成了足球隊的主力。前鋒、中場、後衛,幾乎所有的位置他都踢過,現在是球隊的守門員。從三年級到五年級,大新幫助球隊獲得了不少榮譽,香坊區夏季小學生足球聯賽冠軍,香坊區雪地足球冠軍,哈爾濱市雪地足球第三名等等。

  大新學習成績提高了,人開朗了,也不再是那個只要一提爸媽就打架的小刺蝟。他仍然管大爺和大娘叫『爸媽』,因為他覺得,『他倆就是我爸媽,我是有家的孩子,不是被拋棄的野孩子。』

  一心想踢球養大爺大娘也要接回外出打工的爸爸

  11日,生活報記者與吳松老師來到大新家時,他正坐在門口洗衣服。見到來人了,趕緊站起來擦了擦手上前招呼。大新一家四口住在兩間不大的草房裡,屋裡的地是土地,牆上糊著一層層報紙,這幾天有雨,屋裡擺滿了接水的盆盆罐罐。沒有自來水,家裡用水都要到外面接,大娘乾不動了,這活也只能靠大新了。

  大新主動和記者聊起了他的父親。他說,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前年夏天,因為要辦身份證,不得不回來。大新聽說爸爸要回來,特意換上了乾淨的衣服,見到爸爸那一刻,卻不好意思了,可聽說爸爸第二天就得趕回工廠,大新放下了硬裝出來的堅強,黏著爸爸滔滔不絕地說,他在學校表現多好,期盼著父親給他個贊許。

  記者把話題轉向了他喜愛的足球。大新說得很起勁,也說出了自己的心願:『以後我想靠踢足球上大學,踢球踢得好會有學校要我。』記者問:『上完學呢?』大新說:『繼續踢,我想當球星,掙錢讓大爺大娘和姐姐都過上好日子……』他看了看炕上笑呵呵的小姐姐,接著說:『我掙錢了就接我爸爸回來,讓他靠我,我養他。』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