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0日訊 他17歲自安徽流浪到東北,遭遇重重打擊。『無論怎樣一定要活著,只有活著纔有好起來的可能』。對人生感到迷茫的時刻,好心叔叔語重心長的叮囑,多年來一直在他耳邊回蕩。那份無私的關愛,伴著他熬過無數個飢寒交迫的日子,像是有一縷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少年正慢慢變冷的心中,讓他重新擁有了力量和信心去戰勝困難。
20年過去了,曾經那個背井離鄉落魄流浪的少年,用不懈的堅持和努力,為自己贏得了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而如今,他最大的遺憾,就是還沒能有機會鄭重地對曾經的恩人說聲謝謝。

曾經的流浪少年如今已近不惑之年。
安徽流浪少年北京受欺
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於安徽省一個貧苦家庭的潘廣兵,自小便盼望自己能快快長大,外出打工,為家人分擔生活的重擔。
1996年,年僅16歲身材瘦小的他,便隨老鄉來到北京的一個工地上乾體力活。然而,北京的錢並不像人們傳說中的那麼容易賺。雖然不怕吃苦出力,但大多數時間,他都處於待工狀態。潘廣兵在工地上待了9個多月,只乾了不到100天的活兒,其餘時間都是在漫長的等待中度過。最讓他郁悶的是,等活兒的日子裡,生活費卻一分不能少,以至於他在工地打工近一年所剩無幾。
於是,潘廣兵決定『單乾』。1997年春天,他來到北京一家制作名片的公司做業務員,老板承諾每月工資300元。他每天騎自行車穿梭於北京的大街小巷拉業務,臉曬暴了皮,腿累得生疼,他卻從未有半點怠慢。然而,一個月過去了,當潘廣兵向老板索要工資時,老板卻稱第一個月只是試用,沒有工資。
潘廣兵知道自己上了當,但17歲的他完全沒有能力與對方抗衡。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工失敗,甚至被無情地欺騙利用後,潘廣兵原本一顆火熱的心開始慢慢變冷,他眼裡的未來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乘火車逃票中途被發現
潘廣兵不甘心就這樣被名片公司老板欺騙,於是以該老板的名義到多家顧客那裡收賬,想以此來抵一個月的工資。他從客戶那裡共收來260元錢,但心裡一直忐忑,生怕警察隨時有可能將他抓去公安局。恐懼中,潘廣兵有了『逃離』北京的打算,此時他手裡只有那260元錢。既然是『逃』,一定是越遠越好。於是潘廣兵想到了,經常能在電視中看到的美麗城市哈爾濱。
他來到火車站,查詢發現,北京至哈爾濱的火車票很貴,如果買了車票,他手裡的錢就所剩無幾了。經再三思量,他最終買了這趟到達沈陽站的車票,想如果中途沒人查票,他就直接坐到哈爾濱。然而,列車到達長春時,逃票的潘廣兵被列車員發現了,兜裡剩下的錢也全部被『罰沒』,人也留在了長春。此時,潘廣兵已身無分文。1997年5月3日,一趟開往哈爾濱的列車進站時,潘廣兵又跟隨人群悄悄地上了火車。飢渴難耐的他就盼著能早點到達哈爾濱,找到一份工作,這樣自己就不用挨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