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0日訊(記者 楊帆) 黑龍江省『金秋助學』活動新聞發布會20日召開,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分別制定了《金秋助學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助學范圍、助學方式和助學標准,計劃籌資4500萬到5000萬元,救助困難家庭學生約3.6萬人。
省總工會將部分下崗失業困難職工子女納入救助范圍
今年,全省工會組織預計籌集助學資金3500萬元左右,將救助困難職工(農民工)就學子女2.5萬左右人(次)。由重點救助當年考入大學的在檔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擴展到大學、大專、中專、初高中和小學階段入學、就讀的在檔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同時,將在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因下崗失業造成上學困難的職工(農民工)子女也納入救助范圍。
今年,省總工會將從工會經費中增撥1000萬元專項助學資金,並視情況逐年增加。其中,15%用於各市(地)、縣(市)工會日常即時救助遇到特殊困難的職工(農民工)家庭上學子女。同時,動員愛心企業、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獎狀)獲得者(單位)和有條件的工會會員自願捐資助學,不斷擴大助學資金量。
在助學方式上,在集中救助同時,加強日常對下崗失業和遭遇突發事件、大病、意外災害等特殊困難職工(農民工)家庭就學子女的即時性救助。明確資助標准,省總助學資金資助的基本標准為:對考入或就讀大學、大專的,一次性助學金標准為每人不高於5000元;對就讀高中、中專的,一次性助學金標准為每人不高於1500元;對就讀小學、初中的,一次性助學金標准為每人不高於600元。各市(地)、產業工會和縣(市)總工會參照此標准,自行確定助學標准。
團省委救助5000名貧困學生保證精准救助
團省委今年捐助對象拓展到全省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初中、高中、中職(職業高中/中專/技校)、高校在校學生,受益學生數量從往年的2000餘名增加到今年的5000名,籌款總額也從往年的700餘萬提昇到1000萬。團省委、省青基會明確要求各縣級團組織對全部擬資助學生嚴格履行統計申報、入戶調查、建檔立卡、受助查重、核實公示的工作程序,保證助學對象的選定無偏差、無遺漏、無造假。
省婦聯資助6000名女童上學
省婦聯重點關注我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城鄉低保家庭、貧困單親母親家庭、貧困留守流動兒童家庭、因病致貧中上學困難的女生。結對幫扶:小學生500元/年,初中生800元/年,高中生1000元/年,大學生3000元/年。捐建春蕾班:小學6萬/個、初中9萬/個、高中12萬/個。
目前,已攜手博能集團開展『哈弗圓夢行動』,利用100萬元資金資助100名以上貧困家庭大學生入學,每名大學生資助學費2000-10000元;攜手太平人壽黑龍江分公司,實施『金種子計劃』,利用30萬元資金資助女高中生300名,每名學生1000元;攜手龍廣開展『接力愛、向暖而行萬人徒步』等公益活動,募集資金21萬元,資助30名小學生直到高中畢業;募集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資金120萬元,資助中小學生2000名;爭取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援助項目資金40.8萬元,資助春蕾女童470名;各市(地)婦聯募集助學資金200萬元以上,惠及3000餘名『春蕾女童』。
據統計,2016年底,我省農村貧困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77.82%,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41.76%,文盲半文盲的7.12 %。當前,全省精准脫貧攻堅正在紮實推進,據初步統計,我省貧困人口中,有學生16.8萬人(其中學前21125;小學77195;初中35422;高中15811;中職1178;高職1442;大專及以上15821)。開展助學活動將保障困難家庭學生擁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順利完成學業,不因貧失學、輟學,也能保證學生家庭不因學致貧、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