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21日訊 20日,記者從哈市政協召開的哈爾濱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月協商座談會上獲悉,《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已啟動修編工作,新一輪《名城保護規劃》將增加阿城、雙城名城保護內容。此外,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將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文化監管平臺,實現對哈市2014處不可移動文物的實時監控。
據哈市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批復的《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1—2020)》,確立了哈市歷史文化名城工作圍繞道裡、道外、南崗三個歷史城區,中央大街、道外傳統商市、花園街等22個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區,18個歷史性綠地以及415處歷史建築開展;同年10月公布了哈市范圍內2014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305處為原歷史建築。
下一步,將修訂《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將原條例第二十二條內容新增『核心保護范圍內已經倒塌或者瀕臨倒塌的危舊房屋可以進行改建、復建和翻建,但改建、復建和翻建不得破壞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並經行專家委員會論證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同時,《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工作已啟動,預計將於今年履行相應程序後上報省政府。新一輪《名城保護規劃》將新增阿城、雙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內容和一五時期工業遺產主題保護及歷史性綠地保護內容等。
在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方面,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哈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2014處,分布在城市和鄉村,該局將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文化監管平臺,實現對每一處文物的實時監控,信息采集管理與三維修繕輔助決策功能;結合12318投訴舉報電話等,構建哈市文物工作『零成本監督、零延遲處理、零借口改進、零容忍問責』的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