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1訊(記者 付巍)湛藍色的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雲,時不時丹頂鶴從頭頂翩躚掠過,碧綠的蘆葦蕩向遠方伸展,魚兒和鴛鴦漫游其中……漫步夏季的龍江大地,這樣美麗的剪影俯首皆是。

經濟新常態下,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以旅游業為先導產業,立足大濕地、大森林、大湖泊產業,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實現旅游業提質增效、轉型昇級,助推全省社會經濟全面跨越發展。如今,『避暑勝地·暢爽龍江』旅游品牌正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叫響,夏季避暑旅游、濕地旅游風生水起、如火如荼,一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政策供給——搶抓生態旅游先機
當前在龍江大地,以濕地旅游為代表的夏季生態旅游,天時、地利與人和兼備,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橕。
全域旅游時代,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先後出臺《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等系列文件,把旅游業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系統發力,明確了旅游業作為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要地位。
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張慶偉提出『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針對生態旅游,提出『發展黑龍江生態旅游,挖掘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展冰雪游、森林游、邊境游、濕地游、避暑游等旅游產業,整合旅游資源,推動文化、體育、時尚、健康養老與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全國一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

3月27日,省長陸昊召開夏季旅游產品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四大類十大主題』新的產品供給體系:四大類即充分展示龍江森林、濕地等自然景觀的觀光類產品,依托自然景觀和生態條件的體驗參與式產品,基於森林生態形成的避暑養生功能性產品,以及休閑類產品。十大主題是:森林、濕地、避暑養生、自駕游、出境游、觀光農業、體育類、音樂、建築以及動物旅游。
大眾的旅游時代,旅游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去年年初,國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其重要內容就是要加大旅游產品供給,提高供給質量,以多樣化的產品和高品質的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昇級需求。黑龍江正是抓住了這一重要機遇,生態旅游正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正如國家旅游局監管司副司長劉建明所說,加大產品供給的前提,就是要准確的把握旅游消費趨勢,准確的感知游客消費的取向。開發利用好濕地資源,符合當前旅游業發展的新形勢,符合旅游業消費的新趨勢。黑龍江省濕地資源富集,充分發揮在生態方面的優勢對提昇旅游業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推行了旅游保護理念,建立了濕地資源保護區,為全國濕地的生態保護做出了示范。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主任王志高認為,黑龍江濕地資源豐富,濕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濕地保護工作也走在了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地方性的《濕地保護法規》,《黑龍江濕地保護條例》,建立了全國最大的濕地保護管理網絡。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數量居全國之首,將濕地納入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標考核體系。如今,黑龍江即時把握生態脈搏,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濕地生態旅游,既促進了濕地保護事業的發展,又增進了社區民眾的福祉,必將取得生態效應、社會效應及經濟效應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