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訊(於曉霞 記者 霍梟涵)『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辛棄疾筆下對於豐收年景的生動描繪,而走進虎林良艷合作社有機鴨稻示范園區,稻田鴨的清脆叫聲也為綠油油的稻田增添了無限生機。
虎林市良艷合作社有500畝有機鴨稻,經過前期育苗、施肥、插秧等工作,目前合作社的7000餘只稻田鴨鴨雛已經全部被放入水田中,火熱拉開了『鴨稻共作』模式的序幕,捕蟲除草高手稻田鴨們在飼養員專業馴養下,如今已經具備了捉蟲、除草的技能。
『鴨子一開始就得讓它熟悉路線,放出來以後讓它們一點點往遠走,一開始飼養人員就得來回遛,讓它們往遠走,等到晚上喂一遍就行了,然後讓它回鴨捨。』良艷紅小豆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王福興指著稻田裡的鴨子向記者介紹說。
在良艷合作社帶動下,周邊農民也種植有機鴨稻2000畝,加上合作社的500畝,一共可產出500噸有機鴨稻米,目前已有200噸的訂單。
據了解,今年,虎林市按照深入實施農業『兩個轉變』戰略,著力轉方式、調結構、提品質、降成本,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原則,大力發展有機水稻種植,建設3780畝『鴨稻共育』水稻種植區,鴨子作為治蟲、除草、生產有機肥等田間管理的輔助,稻田完全不噴灑農藥、化肥、除草劑,實現稻米和鴨子的綠色生產。
責任編輯:李玥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