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2017中國·俄羅斯電影節在哈爾濱舉辦 打開一扇了解當代俄羅斯之窗
2017-06-23 11:0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陸少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23日訊 哈爾濱的六月格外迷人。18日至24日,2017中國·俄羅斯電影節在哈爾濱舉辦。2017中國·俄羅斯電影節是第四屆中俄博覽會和第二十八屆哈洽會重要活動之一。本屆電影節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俄羅斯文化部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俄方Kinof est電影節公司承辦,中影海外推廣有限公司、哈爾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哈爾濱演藝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中俄電影節期間在哈爾濱市萬達影城中央大街悅薈廣場店,共展映俄羅斯電影《俄羅斯之錘》、《爸爸做的早餐》、《地震》、《醫生》、《大村莊的熱情》、《離春天還有三天》、《破冰船》7部優秀影片。幾天來,熱情的哈爾濱觀眾紛紛走進電影院,近距離感受當代俄羅斯電影的魅力。

  《破冰船》破冰不僅在海洋

  省社科院研究員叢坤觀看了《破冰船》。他表示,《破冰船》屬於海難片,這類影片主要圍繞災難來寫人的情感糾葛,代表性作品是美國大片《泰坦尼卡號》,而《破冰船》的藝術探索富有俄羅斯風格。影片主要描寫上世紀80年代,一艘蘇聯破冰船在南極遭遇冰裂受困的故事。俄羅斯人對歷史究竟持怎樣的態度,可否做出有價值的反思?這部電影是一種回答。影片一開始就凸顯破冰船船員中潛伏的矛盾,破冰船遭遇冰裂,一位帶狗的船員在甲板上與狗一起落入海中,船長彼得羅夫積極組織營救,但救上來的只是那只惹麻煩的狗,而主人卻永遠沈睡在冰冷的海水中。這是個不祥的兆頭,可怕的冰山就在面前,彼得羅夫航海經驗豐富,而船員們本應齊心合力,共同應對眼前巨大的風險,而班尼克卻有意覬覦船長位子,發電報給上級部門,誇大事故,將責任全推給彼得羅夫,上級不考慮此時換將對這艘已臨險情的破冰船意味著什麼,一封電報將彼得羅夫撤職,直昇機送來繼任者格裡高利維奇。格裡高利維奇船長十分官僚,登船即發出一道道命令,致使破冰船險象環生。今天,一些青年觀眾不接受格利高利維奇這個人物形象,認為他太臉譜化了,但在那個時代,這一人物形象是十分真實的。《破冰船》在展現官僚丑陋現象之時,引發觀眾對丑陋現象背後進行思考。此外,在批判、反思的同時,也展現被壓抑被扭曲的人性。可以說,這部影片為我們了解今天俄羅斯如何認識如何反思歷史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幫助。

  新生代作品展現新傳承

  哈爾濱影視家協會秘書長肖偉認為,俄羅斯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鼓勵支持國產電影的政策,以保護和發展民族電影事業。近年來俄羅斯推出一系列蜚聲國際的經典佳作,如《哭泣的沙皇》獲威尼斯金獅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守夜人》、《斯大林格勒》、《聖誕樹》、《八月八日》也都取得不俗的電影票房,藝術片與類型片齊頭並進,科幻大片也頻現國際市場。

  肖偉表示,現代俄羅斯電影以藝術探索著稱,有很強的思辨力和想象力。以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母親》以及塔爾科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邦·達爾丘克的《一個人的遭遇》、丘赫萊伊的《士兵之歌》、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飛》、紹敏夫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米哈爾科夫的《辦公室的故事》與尼斯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影藝術家與優秀經典電影作品的帶領與熏陶下,湧現諸如參展哈爾濱中俄電影節的新生代電影人的作品《破冰船》、《俄羅斯之錘》、《離春天還有三天》、《地震》、《爸爸做的早餐》等題材豐富、風格多樣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以本土文化為著眼點,在故事創意上充分體現俄羅斯特色和民風民情,側重文化內涵,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蘇聯電影給予我們幾乎一個時代的記憶,至今我們仍能回憶起《雁南飛》、《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故事》等諸多經典老電影,耳邊也不時響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美妙悠揚的旋律,相信通過中俄電影節這樣一個藝術紐帶,兩國電影藝術家定能攜手鑄就電影藝術的輝煌。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