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26日訊 近日,齊齊哈爾市民許先生在購物付款後發現,收銀員找給自己的零錢中,有一張一元面值的人民幣背面,被用油性筆畫上了一個卡通少女頭像,也因此令這張紙幣顯得十分『特別』。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情況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而『遭遇』涂鴉的人民幣遇到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是把人民幣當成了『記事本』,臨時記一些電話號碼或人名;有的則是學校在向學生收取學雜費等相關費用時,為避免收到假幣,所以讓學生在每張上交的紙幣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還有的人是將自己經手過的人民幣做上記號,比如寫詩、畫圖,就好像去哪旅游時喜歡寫上『到此一游』一樣,如果能再與涂鴉過的紙幣『相遇』,則會令他們欣喜若狂。
說起人民幣涂鴉,市民馬先生也深有感觸。原來馬先生有一次和女友逛夜市,買了很多小吃,等回到家後整理零錢時就看到一張一元面值的紙幣上印著兩行字,與紙幣本身的顏色十分接近。這兩行字雖說不大但足以讓人看清,仔細一看,這些文字的內容竟具有反動意味兒。馬先生說,讓這些具有反動意味兒的文字內容隨著人民幣的流通在人群中傳閱,勢必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一想到這些,我就不想將這錢花出去了,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很苦惱!愛惜人民幣其實就是熱愛國家的一種表現,怎麼能隨意損壞呢?想想這些在人民幣上亂寫亂涂的人,他們的行為其實是不道德的,尤其是在人民幣上印危害社會安定內容的文字,真的是很令人氣憤!
記者查閱了相關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規定,故意損毀人民幣主要行為包括,將人民幣用作商業裝飾,做成工藝品販賣,喜慶拋撒,喪葬焚燒、掩埋,包裝在商品中促銷,將冠字號碼作『吉祥數碼使其變相昇值』,比富撕毀,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打孔、剪割、熔煉。諸如此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故意毀損人民幣者,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市民許先生說,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不僅給國家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也影響了人民幣的權威性。愛護人民幣,是我們作為中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監督他人,及時制止他人損毀人民幣的行為,也是我們的義務。銀行專業人士也提醒社會大眾,在今後如收到此類人民幣,市民們可上報公安機關,然後將被涂畫或損壞的紙幣拿到附近銀行營業廳兌換成等值現金,銀行會回收此類人民幣,並當殘損幣處理,依法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