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 6月中旬以來,大慶市氣溫頻創新高,有人調侃說,每天靠吹風扇、吃冷飲過日子。伴隨著高溫而來的,還有一些疾病。
6月30日,晚報記者從大慶市多家醫院了解到,兒童感冒、腹瀉等疾病相繼增多。據悉,大慶市中醫醫院兒科門診中,腹瀉患者比例幾乎佔到50%左右,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病的『老患者』也受高溫影響,舊病復發。

胃腸感冒小患者佔五成
大熱的天兒,還穿著長衣長褲,6月30日,在大慶市中醫醫院的掛號處,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女孩兒的打扮,吸引了不少人不解的目光。
原來,這兩個人是一對母女,這兩天得了胃腸感冒,連拉帶吐,特別是孩子,總說冷。
晚報記者從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馬斯風處了解到,從上周末開始,該院兒科接診的胃腸感冒患者不下百人,約佔整個兒科門診的一半。
這對母女進了診室,家長說孩子總是覺得冷。醫生問她『孩子是否著涼了』,家長纔說,因為最近天兒太熱,她每天中午都給孩子買一根冰棍吃。在做了其他檢查後,孩子最終被確診為著涼引起的胃腸感冒。
馬主任提醒家長,熱天裡,小孩不要貪涼,由於胃腸發育尚未完善,盡量不吃冷飲。家裡開空調時,要吹一會兒停一會兒,並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空氣的新鮮。
高溫天老人和小孩易中暑
據了解,每年夏天,大慶油田總醫院急診科都會接到幾例中暑的患者。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李智介紹說:『今年夏天到目前為止還未接診到中暑的患者,但從歷年臨床看,以下幾類人更容易中暑:長時間從事戶外工作的,如環衛工人和建築工人等,還有老人和體溫調節系統還不是很完善的小孩,也容易發生中暑。』
中暑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引起抽搐、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在高溫天氣裡,要從以下4個方面來預防中暑。
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或一些運動型飲料。
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果蔬,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
外出方面: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戴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並帶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一定要備在身邊。長時間戶外活動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睡眠方面:高溫天氣體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有助預防中暑。
腦血管病卷土重來
高溫天裡,除了中暑,腦出血、腦中風等腦血管病,也易高發。
據市中醫醫院心病肺病科副主任醫師白雪介紹,近日腦血管病開始增多。
夏天隨著氣溫的昇高,人體皮下血管擴張,皮膚的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而回流到心髒的血液量減少,直接影響到心肌供血的嚴重不足。
人在高溫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心肌供氧量減少,冠心病發作的危險就會增加。如果這個時候降壓藥得不到及時調整的話,過低的血壓,就會導致心髒供血不足,而引發心肌梗死等意外。
隨著氣溫的昇高,老年人要防止中風,除了按時服用藥物外,還要做好降溫防暑,多喝白開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此外,白雪提醒老人,要注意室內外溫差,正確使用空調。另外還要注意飲食調節,吃得清淡些,增加蔬菜水果,千萬別長期食用過分油膩的食物,使血液中的脂質一下子增多,血壓突然上昇,導致中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