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推動電商扶貧,打造脫貧攻堅利器。訥河市按照把『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引入農村,並與農村主導產業相融合,依托電子商務新型業態推動貧困農民創業就業,提高貧困戶增收致富能力的工作思路,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抓手,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實施電子商務精准扶貧。支持電商企業、村級電商服務站立足所在鄉、村,采取電商助銷、網貨訂單、物流勞務、電商培訓、發展網商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去年,綠之都合作社、萬裡合作社、遠大合作社等組織貧困戶生產網絡適銷產品,帶動貧困戶種植桔紅心白菜150畝、紅谷小米200畝,通過電商渠道直接銷售到消費者終端,提高收益20%。全市建立了電商扶貧網絡平臺,發揮信息發布、工作動態、技能培訓、網購網銷等多種網絡功能,同時,完善貧困村電商基礎設施,發展各村特色產業和電商產品基地,支持電商創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打造『三品電商』眾創新業態
訥河市圍繞縣域主導產業,建設雙創基地,融合線上線下,推進全域互聯,塑造品牌、提昇品質、創新品類『三品電商』成效突出。
塑造品牌。去年初,該市實施區域統一品牌戰略,集中小舢板組成大艦隊,組建了專業電商企業黑龍江雲端蜂巢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從質量檢測、包裝創意、網上開店、營銷策劃等方面入手,整合產品資源、豐富產品體系、統一產品營銷,著力打造『東北老三』訥河農產品地域品牌,免費提供給中小企業和農民合作社使用。與『今日頭條』合作,布局全網營銷,舉辦網銷產品推介會、體驗餐敘會、『東北老三』年貨大集等推廣活動,不斷拓展『恆陽』、『黑地莊園』、『1115』、『一蘿香』、『港進』等地域產品品牌的公信力、美譽度,『訥河食材,安全可靠』的金字招牌已初步叫響。目前,『東北老三』產品已涵蓋大米、非轉基因大豆油、簡餐冷面、桔紅心白菜、炒豆、DIY芽豆等10餘個品類。一年多時間,『東北老三』品牌針對目標消費群推廣瀏覽量突破2000萬人次。
提昇品質。生態良好、綠色有機是訥河市特色產品網上營銷突出要素,為此他們出臺了《訥河市推進農產品網絡銷售工作意見》,組織銀企社對接,在農產品營銷中充分展現多年積累的整體生態優勢,為提昇產品品質提供生產要素保障。農業物聯網監測面積達到70萬畝,落實網貨生產地塊和加工企業,建設面向全國市場的特性農產品網貨供應基地。馬鈴薯、大米通過歐盟進口食品合格認證,非轉基因大豆產品獲邀參加德國紐倫堡食品大會,產品品質向歐盟標准看齊。
創新品類。創意創新是互聯網經濟的靈魂,訥河市通過職教中心與魯迅美術學院、八一農墾大學合作,在電商孵化器中建設了東北好食材DIY實驗室和綠色食品轉運分包中心,以體現安全性、健康性、時尚性、便利性和定制性為方向,引導企業面向電子商務消費市場,開發適合目標消費群的小包裝、高附加值產品,推進生產標准化、包裝互聯網化、產品商品化。支持農民合作社和電商從業者用本地特色食材做新產品加工實驗,用產品創新、營銷創意講好訥河故事,宣傳訥河生態。去年買斷了省農科院的科研成果桔紅心白菜種子的品種權,利用這種白菜胡蘿卜素含量是普通白菜4.97倍的特色,改進開發了桔紅心辣白菜、酸菜等市場新品,每天網上銷售400餘單。用本地食材開發了簡餐冷面、DI Y芽豆、手工炒豆等網銷新品,每周網絡銷售額10萬元。

大型農業機械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棚室蔬菜加快農民增收。
農業電商開啟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
訥河市將重點圍繞農業電商,准確把握經濟規律和新變化的關鍵環節,精准發力,激發活力,開展資源整合和『雙創』培訓,推進電商產業與實體企業融合發展,真正讓互聯網新業態融入生產生活,開啟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徑。
擴大網商密度。訥河市積極開展普及推廣式『雙創』培訓,推進電商產業與實體企業融合發展,提昇社會消費品電商零售額比重。深入推進『商戶在線』工作,將全市各類商戶引導進駐本地網絡商城,通過完善本地互聯網功能,推動網購群體在本地網絡商城進行交易,保障本地實體商戶持續繁榮。培訓本地網商,引進電商人纔,重點推動企業家二代、青年電商明白人等群體開展『雙創』,大力營造互聯網業態氛圍。
發展農業電商。用『融合、共享、倒推、精准』互聯網思維,抓牢『品牌、商品、人纔、網絡、物流』五大要素,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優化第三方運營平臺布局,建設或引進行業平臺、區域平臺、特色平臺,建立完整的優質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和網上營銷體系。提高農產品線上交易量,解決農產品少品種、大批量和消費者多品種、小批量的矛盾問題,並由成本定價向體驗感數據定價轉變,使農產品經營獲得更好受益。
開發網銷產品。全市把質量認證、產品加工創意、營銷創意作為網銷的重點,挖掘內在的、歷史的潛力,重點推廣紅心白菜等獨特產品,體現大眾食材生態價值,研究方便食品簡餐包裝。延伸電商產業鏈,建設小微項目創業夢工廠,孵化小型食品加工項目。引導企業面向電子商務消費市場,開發小包裝、高附加值產品,扶持農民合作社建設加工項目和改良產品包裝,著重體現產品安全性、健康性、時尚性、娛樂性,打造明星產品。
完善網銷品控。全市進一步做好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商標、『東北老三』品牌商標保護、維護工作,宣傳推廣通過歐盟認證的馬鈴薯、大米等品牌產品,完善產品質量監管平臺,有效整合各部門檢測資源,形成安全認證完整鏈條。采集產品前端數據,使用電子標簽的方式,對產品進行安全認證和可追溯,通過附著統一標識、一物一碼,提昇產品信譽度,從而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增加消費者的認可度。發動農村的工、青、婦系統,對於地塊所有人及經營農藥、化肥的商家等相互交易過程進行電子留痕,對種植的全過程全部記錄在案,突出不可復制的生產過程。
強化電商物流。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整合郵政網點、客運站、供銷系統、農行網點、快遞、鄉村便利店和共青團、婦聯等物流資源,采取電商物流補助、廣告支持等方式,建設縣鄉村物流通道、服務站點和配套設施。推動物流業市場化運作,不斷提高適應現代商業發展的物流服務能力,讓主乾物流盡可能向兩端延伸,前端延伸到生產基地,後端延伸到消費者,解決最初、最後一公裡難題。融合線上線下。以網商批發市場、集配倉儲等形式,連接網絡賣家和傳統銷售市場,通過代工合作、平臺直銷和社交推廣,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店與網絡市場融合、轉型。(圖片由訥河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