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訊 不久前,肇州縣發生了一起肇事逃逸案件,深夜受害人倒在路邊溝裡,周邊沒有監控,沒有目擊者,受害人不記得發生了什麼。
偵查員歷時5天時間,走訪12個村屯,詢問53名村民,排查車輛95臺,調取分析監控16處共800餘小時,最終將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
6月25日,記者對此案進行了采訪。
男子滿身是血倒在溝裡
5月28日凌晨4時許,肇州縣興城鎮四合店村一老漢早起到地裡乾活,當時路上基本沒人。走到村頭時,突然發現路邊溝裡躺著一名男子,滿身都是血,咋招呼都沒反應,細看發現是興城鎮一批發商店的老板。
民警調查時,老漢說,他常去鎮裡買東西,所以認識傷者。當時救人要緊,老漢趕緊跑回村裡喊人,大家用車把傷者送往鎮醫院,同時聯系其家人。
傷者家人立即趕到醫院,因傷勢嚴重,傷者被轉至市區的醫院搶救。
『我們接到報警,已是早晨7時19分,電話是傷者妻子在油田總醫院打來的。當時傷者經診斷,腿部粉碎性骨折,右眼以上至頭部頭皮撕裂傷,右腿、雙臂、肋部多處受傷,意識模糊。』負責偵辦此案的肇州縣公安局刑偵六隊大隊長趙國林說。
初步偵查時,家屬懷疑傷者是在別處被撞傷後扔到溝裡的。
肇州縣公安局局長張春和副局長王增民,指令迅速破案。接到指令後,興城派出所、刑事技術大隊、交管大隊、刑事研判中心立即展開調查走訪,並成立專案組。
由於受害人對事故現場和受傷過程都沒有記憶,村民發現的地點是第一現場還是另有現場難以確定,種種的疑惑都給破案帶來極大的難度。
民警偵查發現可疑貨車
農村路段很少有監控視頻,案發時間又是凌晨,尋找目擊證人行不通,所以偵查員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發現傷者的現場,經過勘驗,初步判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
現場距離受害人家約3公裡遠,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趙國林介紹,他們經過調查得知,案發前,傷者和同學聚會,喝了不少酒。
經走訪飯店獲知,傷者案發當晚喝了4個多小時酒,23時許被同學送回家,之後一個人從家裡出來。
為了獲得更多線索,專案組民警走訪12個村屯,詢問了53名村民,排查車輛95輛,調取分析監控16處共800餘小時,最終鎖定案發時間段應為凌晨2時50分左右。
經排查該時段途經此處的車輛,幾輛大貨車被列為肇事嫌疑對象。
『我們把偵查重點放在這幾輛大貨車上,發現其中一輛紅色翻斗車路過此路段後,司機下車用兩只手套把車牌兩端擋上,只露出3個數字,形跡十分可疑。』趙國林說。
更為可疑的是,自案發後,該車突然改變行駛軌跡,不再走案發這條路。
嫌疑人交代了肇事經過
經歷了5天,專案組民警終於查清受害人在事故前後的活動軌跡、到達事故現場的方式、事故發生的具體時段,鎖定嫌疑車輛。
6月1日,收網時機已經成熟。在局長張春的指揮下,專案組民警在朝陽溝鎮查獲肇事車輛、抓獲嫌疑人劉某(化名)。
令大家沒有想到,面對民警的審訊,嫌疑人竟然矢口否認自己撞了人。
在偵查員們細致地物證比對下,最終嫌疑人不得不交代案發當晚肇事逃逸的事實。據了解,今年46歲的嫌疑人劉某,家在肇東市,暫住肇州縣朝陽鄉,受僱開車。
案發當晚,他駕駛車輛經過事發路段時,夜色已深,他判斷此時不會有人出入,放松了警惕。
因為車速過快,發現有人在路邊時,想停車卻來不及了。
撞人後,劉某看附近沒有監控,駕車逃跑,走出2公裡多後將車牌遮擋。
之後,他『做賊心虛』繞開此路段拉貨。原本以為沒有被監控拍到,又對車牌做了遮擋,警方不會找到自己,卻沒想到僅僅逃逸5天就落入了法網。
目前,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劉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對此,趙國林提醒廣大駕駛員,凌晨正是大腦的疲勞期,駕駛員一定要注意休息,謹慎駕駛,特別是行駛到農村路段,更要放慢車速,以應對突發狀況。
肇事後更應該主動投案,積極救治傷者,配合警方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