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  司法之窗
搜 索
"龍江最美人物"(司法所長)張義東:建"司法大院"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法律服務
2017-06-29 15:3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29日訊(記者 楊帆) 近日,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表彰了『龍江最美人物』(司法所長),大慶市肇源縣新站司法所所長張義東獲獎。張義東和僅有6人的小小司法所,成為維護一方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在群眾中享有很高口碑。

  張義東所在轄區總人口6.1萬人,轄11個行政村、25個自然屯、3個副科級社區,中省市縣直常駐單位86家。從2013年任所長開始,張義東就帶領這個所成為全縣基層所的標杆,去年還晉昇為省級示范司法所。

張義東在工作中。

  因勢利導,負責到底,不管多難的事兒,張義東都得想招兒解決好。幾個月前,一起長達9年的肇源縣頭號信訪案,在張義東歷時一年的成功引導下塵埃落定。2007年,一位趙姓村民因另一村民攔壩,把他的3畝樹地淹了,還淹死了4只大母羊。趙某堅持認為是村裡發包資源不當造成的,就向村上要賠償。

  張義東偶然間聽到此事,親自上門找到了趙某,引導他走法律渠道。在以後的幾個月裡,張義東磨破嘴跑斷腿,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擺法講情,最終說服了趙某。並幫助趙某到法院立案,走法律援助找律師免費代理。但因為趙某承擔不起7萬元鑒定費,導致修壩和淹地因果關系不清敗訴。趙某一氣之下進京上訪。張義東一面穩定趙某的情緒,一面四處奔走,替他申請鑒定援助。趙某終於被感化了,把他當成了主心骨:『我這個事兒,就交給你了,咋整都你說了算。』趙某因常年上訪,日子愈發窘迫,他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八方求助。最後通過司法救助,幫助『因訪致貧』的趙某,申請到2萬元救助金。這起讓縣、鎮兩級黨委撓頭的信訪案終於化解,開創了通過當地司法局、走司法救助解決信訪問題的先河。

  轄區百姓遇到『不平事』、『懮心事』,都願意找張義東來說道說道,張義東每次也都樂於幫忙。2015年,退休員工老韓把平房租給了一個單身漢,那人沒住多久,看到房蓋塌了就跑了。著急上火的老韓找到張義東,張義東答應幫忙找人,半年後還真找到了那名租客。他反復調解,最終敲定3000元房租,那人借了一大圈,纔湊夠2000元。看到老韓滿臉怒氣,單身漢一臉無奈,張義東當即拿出1000元給補齊了。同事埋怨他,你以前就為調解搭過錢,咋還這樣呢?就你那點兒工資,你搭得起嗎?張義東卻說,錢是小事,搭就搭了,能換來老百姓的樂呵,那纔是大事。

  張義東把轄區300多名矯正、刑滿釋放人員和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的事,都當大事來辦。我省首例由市、縣司法局牽頭,跨省監外執行的何某在哺乳期滿後被收監,張義東全程參與,親歷了何某家庭的慘狀: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由她疾病纏身的母親撫養,生活難以為繼。他多次和市、縣司法局及相關部門聯系,協調了6000元救助金,為老人申請到了低保。何某知道這些情況後,流著感激的淚水發誓說:『我一定好好改造,絕不能對不起張所長。』

  2016年5月,張義東反復說服上訪戶王某,不僅成功讓他息訪罷訴,還在他所在的村組建了肇源縣首家司法行政工作室,利用好在信訪時學到的法律法規,王某當起了調解員,;同時張義東還放大市級金牌調解員熊文祥的作用,在他家建起了『司法大院』,讓村民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法律服務。現已辦理法律援助18起,為群眾解答業務諮詢600多人次,辦理公證70多件。這一做法被全縣推廣。張義東還積極服務全鎮中心工作,構建覆蓋鎮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六五』普法期間,組織法治講座30多次,發放宣傳圖書2800冊,宣傳單3.8萬份,受教育群眾6萬人次。主動介入11個村的重大涉法案件,成功穩控何新、被服社等個體訪和集體訪案件。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