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尋找『最美勞動者』 學校裡的『麥田守望者』姚寧宇:解學生之惑 傳為人之道
2017-07-01 11:24: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日訊(記者 張璐)日前,由東北網聯合蒙牛舉辦的『航天品質您的肯定』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面向全社會征集您身邊普通勞動者的感人故事。姚寧宇,哈爾濱市鐵嶺小學校高級教師、哈爾濱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哈爾濱市語文學科骨乾教師。二十餘年來從事班主任工作,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憧憬,在這個平凡工作崗位上尋找著自我價值。曾先後榮獲哈爾濱市『課改先進個人』稱號、哈爾濱市職業道德『千優』教師稱號、哈爾濱市『身邊好老師』稱號等。

學校裡的『麥田守望者』姚寧宇。

  『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用我對教育和教學的這份執著追求,帶領我的學生們,就像一泓清泉,不知疲倦地本湧出清新的溪流,用自己的俄只會與愛心,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姚寧宇堅定地說。

  1994年,姚寧宇來到哈爾濱市鐵嶺小學,成為了一名班主任,從第一天踏進三尺講臺起,在生活中、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至今她已培養了7屆畢業生,她對待學生公正、公平、真誠、無私,贏得學生的欽佩、喜愛與尊重。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實際生活出發,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她會在每一堂課中關注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的思維角度,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勤於動手,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得到發展並形成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姚寧宇不斷探索授課形式,真正做到寓教於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教與學成為一種互動的關系,使教師和學生成為合作的伙伴,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她始終堅守的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連續參與學校的學習共同體語文教學研究,進行語文多種課型的探索與實踐,並連續多年參與了南崗區語文名師工作室語文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多次在黑龍江省教育學院承擔的國培計劃培訓項目研修班中做經驗交流和網絡研討,連續參與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等多項子課題研究,並與薄弱學校及鄉村教師結為幫扶對子,曾連續被哈爾濱市教育學院聘為教育實習教學指導教師,被黑龍江省教育學院聘為農墾九三骨乾教師實踐指導教師,在哈市『鄉村教師進名校』活動中執教展示課,為省農村骨乾教師研修班做示范課;多次在各級別的教學活動中參與賽課及教學展示,撰寫的多篇論文和隨筆在雜志、報刊發表;並在學習與反思中承擔了校《語文泡泡題的梳理》、《課文賞析的方式》、《語文詞語、句子教學的策略與方法》《語文閱讀題答題策略與方法》《教案書寫要點》等多項業務培訓。

  同時,在工作中她細心去觀察每一位學生,用責任心去引導和教育、親近每一位孩子的心靈,盡自己的可能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二十餘年教育之路,她奉獻自已的一片愛心的同時也獲得了學生們那純真的愛。曾經在所教班級中,有一名患素有『星星兒』之稱的自閉癥學生,姚寧宇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與寬容與之成為彼此信任的朋友;班級中也曾有過一名被醫學診斷為『大腦發育遲滯』的學生,姚老師積極與他的家長進行溝通反饋,在關心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號召班級的同學向這名同學伸出友愛之手,盡自己的所能不讓這名同學挨欺負,為其營造安全平等的學習環境;當有學生父母吵架打到派出所,學生想到需要告訴的第一個人會是姚老師,她會將獨自在家害怕的學生接到自己家住;剛剛畢業的班級學生,3歲時母親患癌癥去世,可就在孩子剛畢業昇入初中時,父親又被查出患了淋巴癌晚期,她會和愛心家長們一起無私的為其捐款萬餘元,並到其家中進行慰問……正因為『親其師方可信其道』,她就這樣無私的將一腔真誠撲灑到了班主任工作上。

  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是她教育學生的目標,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她都喜歡與學生進行平等地交流,對待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進,姚老師會尋找他們身上蘊藏的閃光點,以找到教育的著力點。用愛心、耐心、信心激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潛能。所教班級受到學校及家長的好評;所教學生多人多次在報紙刊物上發表習作,在全國數學競賽獲獎,她連續被評為多屆新世紀金色童年主題征文優秀指導教師、全國語文旭日弘文杯優秀指導教師、全國數學競賽『希望杯』優秀輔導員;先後榮獲哈爾濱市優秀班主任、哈爾濱市優秀中隊輔導員、哈爾濱市優秀教師,哈爾濱市最美教師稱號。

  一路走過,一路播撒,靜待花開。姚寧宇老師希望並堅守如同霍爾頓在《麥田的守望者》一書中的一句話:我靜靜的坐在麥田邊,深情的注視每一個自己的學生自由的成長。她始終心存感激,默默的勤奮工作,並努力在教育事業中做一位麥田的守望者,用教育智慧去回報他人,回報社會。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