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3日訊 6月30日上午,由國內消費者下單的第一批俄羅斯礦泉水,從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公共監管倉庫進入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綏芬河綜保區的海關工作人員通過智能查驗分揀線,對商品進行了快速驗放。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龍關通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震告訴記者:第一批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進口的商品來自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區,通過黑龍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在海關的監管下完成了通關驗放手續。這也是東北地區第一批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網購保稅備貨模式進口的商品。
據了解,作為目前進口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模式之一,保稅備貨模式對於消費者而言,在平臺下單之後,貨物直接從保稅倉庫發出,避免了國際運輸線上耗時久的缺點。而且,保稅備貨模式實行取消關稅並對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應繳納稅額70%征收的優惠政策,集中采購能夠大幅降低商品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保稅備貨商品在進口通關全程接受嚴格監控,享受30天退貨退稅政策,能夠更好地保證商品的質量及消費者的利益。
據介紹,該平臺由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哈爾濱分中心承建,可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完善的通關服務。
責任編輯:王艷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