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訊( 記者 周秘 ) 人說,她是一個一根筋的人,用執著和汗水搏來過億資產,不負過往歲月;人又說,她朝陽般的笑容背後有著悲憫和善良,溫暖了身邊的人,寫就責任與擔當。她就是哈爾濱朝陽濱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羅家婷,全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

羅家婷在救助孤困兒童暖冬行動中,為受助兒童捐贈物品。
誠信經營 創建『朝陽』
高中畢業後,缺失母愛的羅家婷過早地走向社會,在馬路市場支起牛肉攤,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每天凌晨3點鍾出早市,冬天天冷,一個早晨下來,十個手指的關節鑽心地疼痛,但年輕的羅家婷總會找到開心的事情讓那段日子過起來並不那麼難熬。羅家婷的熱情和樂善好施贏得了比別人多的顧客,許多攤主成了她的好朋友。不久,羅家婷成為一名市場管理員。
2003年,為響應市政府『退路進廳、還路於民』的號召,羅家婷創辦了位於哈市道裡區城郊的規模較大的朝陽綜合大市場。業戶中大多是特困、殘疾、近郊的農民,羅家婷承諾先進廳、可不交攤位費、等賺了錢再交,對特別困難的業戶,免交衛生費、稅費。經過兩個月的思想工作,她成功地將400多戶業主勸進廳,為城市管理做出了積極貢獻。
經過10多年的經營,羅家婷將一個只有地下一層、7000平方米米的市場發展成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營業面積達1.5萬平方米、經營品種和門類齊全的大型綜合市場。業戶由400多戶增至1100多戶,每年給國家上繳利稅達800餘萬元。
2007年,羅家婷抓住商機,再建3000米的朝陽路綜合市場,將品牌商戶引進市場,滿足當地百姓需求。同年,在道裡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羅家婷投資3600萬元重建了坐落在道裡區尚志大街176號、淡出哈爾濱市民視線13年之久、被市民親切的叫做『大白樓』的肉類聯合商店,並接納了原有的200多名員工,保證其開支,負責為其繳納各類保險。
扶危濟貧 樂善人生
羅家婷的『扶貧濟困』是從看報紙開始的。報紙上刊登的各類求助、困難人群的報道都是她救助的對象。2005年,她開始參加中國兒基會組織的『恆源祥尋找萬名愛心父母為孤困兒童編織毛衣』活動。2007年,幫助30名面臨輟學的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2012年的冬天,羅家婷帶著裝滿3大車分好型號的衣帽、鞋子趕到尚志市『八一』希望小學,看到182名小學生開心且迫不急待地穿上了棉衣棉鞋,她頓時覺得安心了。
家住道外區民主鎮光明村天裡屯的106歲的劉白氏珍藏著一個記錄本,上面記滿了羅家婷自2014年以來每月送來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現金及奶粉、米面油等字樣。當時在報紙上看到老人為生計賣豆角的報道,羅家婷第一時間來到老人貧困的家裡,鄭重地向老人承諾,『奶奶從今以後我來養你』。直至今天,已過百歲的老人在羅家婷的照顧下衣食無懮地生活著。
每個月會羅家婷還會為市場周邊的環衛工人發放雞蛋,會為養老院送去急需的烤箱,會派人花8000元買回10套並不需要的汽車墊,只是為了幫助店主患病急需用錢的家人。
2014年,一個腎衰竭的小男孩的在離世前的願望是捐獻眼角膜,但在這之前他想看看大海,羅家婷淚流滿面地讀完報道,立即匯去了2萬元錢,孩子在實現願望後,她的媽媽代表孩子在報紙上感謝一位『手機尾號為****的羅女士』的資助。2015年,羅家婷和道裡區婦聯看望了媒體廣泛宣傳的『烤生蠔為腦癱三胞胎』的堅強媽媽劉星和她的三個孩子,在她的資助下,孩子可以下地走路了。
在多次的捐助中,羅家婷留下的名字總是『好心人』、『羅女士』,但在眾多受助人群中,人們不會忘記羅家婷燦爛的笑容、嬌美的容顏、溫和的聲音,她是他們心中善良無私的『羅阿姨』、『羅姑娘』。
傳遞愛心 再建『朝陽』產業
如今,慈善事業成為羅家婷的第二個『朝陽』產業。她說在扶貧幫困的過程中,她也不斷經受著心靈的洗禮,向上向善的力量讓她的事業如日中天,她的善舉贏得了業主們的信賴和尊重,同時也感染了她身邊的人。
2008年的汶川地震當天,羅家婷立即向紅十字會捐款1萬元,但當了解到汶川受災嚴重時,她自責捐得太少了,於是她帶領業主們又進行了第二次捐款。作為市、區女企業家協會成員,羅家婷積極響應市婦聯開展的『愛心媽媽一杯奶』活動,她一次性捐助30萬元,她說,好多貧困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杯奶,我的心就會覺得暖暖的。
2015年,羅家婷認領了市兒基會『農村貧困婦女健康救助項目』,捐款11萬元。作為道裡區人大代表,她積極參政議政,認真履職,為居民們粉刷樓道、為400多戶居民仗義執言,幫助他們成功辦理了房屋產權證等。截止目前,羅家婷捐款捐物達1000多萬元,其中為900多名貧困學生捐助學金,幫助他們完成求學夢想。
羅家婷常說,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幸運的是自己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她願做一縷朝陽,溫暖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