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記者 姜海濤)4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群眾比賽柔力球項目決賽中,混雙選手路鳳娟與李建國合作,為我省拿下天津全運會的首枚金牌。誰也想不到,金牌選手路鳳娟,今年已經60周歲,而且參加柔力球比賽12年來,每次都是冠軍。

比賽中的路鳳娟。
從小練田徑 次次是冠軍
路鳳娟是哈爾濱市人,13年前從東輕廠內退後,開始玩柔力球,『那時候退休了,沒啥事,天天坐著8線車,到江邊跟著專業教練李少波練。』路鳳娟說。迷上這項運動之後,她每天跟著教練練兩三個小時,教練有事時,她也自己練:『我就是喜歡玩柔力球,十多年幾乎天天練。』
從小就練短跑、三級跳、跨欄等田徑項目的路鳳娟,身體素質很好。再加上勤學肯練,從2005年參加柔力球正式比賽開始,路鳳娟每次都是冠軍。
『柔力球早先中老年人玩的比較多,這些年,不少大學都在推廣,有很多年輕人加入進來了。即使與這些比我小幾十歲的年輕人打,我一樣贏。』路鳳娟說。本來,路鳳娟一直參加的是女子單打項目,這次全運會比賽,為了拿下混雙金牌,隊裡就安排她與李建國配對打混雙。
『柔力球比賽不讓兼項,我們女單有個選手可以進前八,為了多拿積分,就安排路鳳娟改成了混雙,因為她打混雙,一樣是沒有對手。』省柔力球領隊刁志丹說。

奪金後與全運會吉祥物合影。
推廣柔力球 成為龍江最美社會體育指導員
柔力球,是1991年由山西白榕副教授發明的一項新的運動項目,它融合了羽毛球、網球、乒乓球、太極拳等運動的特點。在這項運動傳進哈爾濱之後,路鳳娟和其他參與者,就肩負起推廣這項運動的使命。從松花江邊到如今的革新街教堂廣場,路鳳娟身邊打柔力球的群眾,從十幾人發展到今天的幾百人。
『我們這些年,只要不出去比賽,冬天是一亮天就到革新街廣場開玩,夏天一般早晨六點左右開始玩。要是下雪,我們先掃雪,掃完雪,戴著手套打球。』路鳳娟說。她們打球時,經常有圍觀的市民表示要跟著一起玩,路鳳娟就把隨身多帶的球拍拿出來,再手把手教對方怎麼玩。她說:『我們現在的這些隊友,不少都是從圍觀我們玩發展過來的。』
為了表彰路鳳娟推廣這項群眾體育項目的努力,2016年,她被省體育局評為全省十大最美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