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87家旅行社加入『雁鄉旅游聯盟』 『八五三』全域旅游漸入佳境
2017-07-06 10:56: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傳文 呂佳亮 劉楠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6日訊 6月26日,100餘家知名旅行社齊聚雁窩島,賞美景,品美食,談合作,謀共贏。在簽約儀式上,87家旅行社加入『雁鄉旅游聯盟』,通過深度合作,八五三農場開啟全域旅游發展新局面,讓全民共享旅游產業帶來的紅利。

  近年來,八五三農場圍繞轉方式、調結構,把旅游發展作為農場結構調整的重要引擎,通過深入實施『全景式規劃、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的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努力將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

  加快硬件建設提昇知名度

  走進雁窩島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深處,雁鳴鶴舞,水豐草盛,迷人的濕地美景令游客流連忘返。包括自然環境在內,八五三農場努力打造了五條精品旅游線路:

  『將軍足跡』——沿著王震將軍當年踏查建場走過的路線,讓人們在將軍山公園、清河公園感受北大荒精神發祥地創業歷史的厚重;

  『文化搖籃』——以雁窩島版畫院等為參觀地,讓參觀者了解北大荒文化源自於雁窩島艱苦卓絕的開發、建設,增加北大荒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發展先鋒』——以農場小城鎮、現代農機裝備園、雁窩島酒莊和水稻種植科技園區為參觀地,展示北大荒跨越發展的震撼力;

  『大荒脊梁』——以雁窩島烈士陵園、濱橋烈士陵園等為參觀地,讓參觀者在緬懷墾荒先烈的同時,感受北大荒人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聖潔濕地』——以雁窩島AAAA景區等為游覽地,讓游人在游覽濕地的同時,感受北大荒人對自然環境的良好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生態旅游產品的超然享受。

  一系列主題旅游產品的打造突出了『生態濕地』主題理念,彰顯了『一日雁窩島,千年北大荒』的旅游品牌魅力。

  為完善旅游設施建設,2016年,農場投入旅游項目建設資金4460.2萬元,高標准完成了雁窩島濕地博物館土建工程、景區棧道、小型飛行器停放場等重點旅游項目8項,引進22米雙層畫舫船、竹筏船、腳踏船17艘,新建成濕地暸望臺、1700米浮筒棧道等項目。積極開發鴻雁傳書、環保自駕游等旅游項目,馴養大雁200只,增強了景區吸引力。今年,依托將軍山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投資1700萬餘元,重點建設森林旅游區、游樂區、野營區、療養區等,為人們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療養等場所。

  發展全域旅游推進全產業鏈

  在旅游開發建設中,農場變單一、平行向多元、縱深發展,將傳統的『景點旅游』向新型的『全域旅游』轉變。

  農場以『雁』元素作為雁窩島旅游標識,深度開發景區雁文化品牌和濕地景區鴻雁傳書、大雁放飛為代表的精品項目,規劃開發了春季賞天鵝、夏季游濕地、秋季觀大雁、冬季戲冰雪的四季旅游項目。與此同時,完善旅游全產業鏈,全面推進『旅游+』、『互聯網+』行動,促進旅游業與農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休閑農業』、『養生度假農業』、『養老旅游產業』、『旅游服務產業』產業開發,重點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生態西、香瓜等特色果蔬種植和特色養殖,規范物流運輸,發展規模物流公司5家,快遞公司12家,電商10餘家,微商200家,『農家樂』餐飲店17家,家庭旅館32家。截至目前,農場第三產業經營戶達1100餘戶。

  農場還以發展旅游為契機,創作了大型音舞詩畫《雁鄉銘志賦》文藝精品,演出4場觀眾達5000餘人;以推動北大荒雁窩島版畫發展為目的,積極開展北大荒少兒版畫創作活動;以農場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舉辦了『雁鄉之美』攝影展活動;以『我愛家鄉雁窩島』為主題,開展了群眾性歌舞等系列活動,參與各類活動的人員達5萬餘人次。人們在八五三雁窩島真切地感受到『北大荒紅色文化旅游聖地』的魅力。

  科學規劃與不懈努力,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2016年,農場共接待游客10萬餘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00萬元,農場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最美生態旅游度假景區』、『十大最美濕地』、『全國人文生態旅游基地』等多項榮譽。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