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4日訊(記者 陳顯春)13日,『精准扶貧采訪行』走進泰來縣大興鎮采訪,該鎮產業扶貧蝗蟲特色養殖項目可帶動15戶農戶實現增收脫貧。

大興鎮黨委書記向媒體介紹情況。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大興鎮蝗蟲養殖基地。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技術員張闊向記者展示剛剛捕獲的蝗蟲。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貧困戶尹漢明接受媒體采訪。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尹漢明在大棚裡埔蝗蟲。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泰來縣大興鎮依布氣村是水稻主產區,水稻育秧大棚每年僅在春季使用一個多月,其餘時間閑置。據該鎮黨委書記王柱介紹,按照泰來縣關於發展『一村一品』產業扶貧項目的安排和部署,大興鎮利用2017年度財政扶貧專項資金34萬元,在依布氣村利用閑置的30棟水稻育秧大棚實施了蝗蟲特色養殖項目。
技術員張闊介紹,飼養的蝗蟲品種是亞洲飛蝗,全部用於食用。截至目前已經收獲成蟲3000公斤,蝗蟲成蟲每公斤30元,實現收入9萬元,且全部訂單生產,確保生產蝗蟲能夠全部銷售。飼養季全部結束,可收獲蝗蟲成蟲6000公斤,實現收入18萬元,實現純收入10萬元。
大興鎮依布氣村現有貧困人口23戶、44人,通過發展蝗蟲特色養殖項目,帶動依布氣村15戶農戶實現增收脫貧。采取的扶貧模式是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在養殖基地務工增收,每人每天工資100元;其次就是鼓勵貧困戶參與經營增收,現有5戶貧困戶參與,每戶每年能賺6000多元。
記者采訪時,貧困戶尹漢明正在大棚裡捕蝗蟲。他因參與養殖大棚的經營,收入保底為6000元。據王柱介紹,接下來鎮裡將在今年蝗蟲特色養殖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吸納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