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一帶一路締造國際交流平臺 上千學者共商寒地疾控策略
2017-07-14 14:5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徐旭 生利健 周秘 劉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會議現場。

  會上,楊寶峰院士向媒體介紹了目前我國寒地重大疾病的防控對策,他指出,高血壓是引起腦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發生與血壓昇高有關。我國目前高血壓患病人數超過2.7億,而血壓水平與環境溫度呈負相關,寒冷季節血壓昇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隨之增加,寒冷地區溫度每降低1℃,心血管病死亡率就增加1%。我國北方地區處於寒地(一月份平均氣溫低於-8℃),氣候寒冷,人們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與南方迥然不同,高血壓患病率在高緯度寒冷地區高於低緯度溫暖地區。《我國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壓)防控對策國際比較研究》項目,正是在我國寒冷地區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的大背景下設立的,關系到我國高血壓病防治的戰略決策思考。通過國內、國際合作交流模式,以科學證據為依據,梳理了國際高血壓的防控策略及科研進展,吸收了發達國家關於寒地高血壓防控的經驗,總結了我國南北方在高血壓防控方面的自身優勢和存在問題。

  楊寶峰院士表示,要將我國目前寒地省份防控高血壓手段與國際先進經驗進行充分融合,使寒地高血壓防控措施更具可操作性,更成體系,特別要重點強調高血壓防控從中小學生抓起,加強寒地高血壓防控研究,將本項目研究成果轉化為我國慢性病防治實踐,促進寒地居民的健康改善及社會經濟發展。

  自2009年起,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就在國家衛計委和黑龍江省衛計委醫政處的領導下,對全黑龍江省的冠心病介入、起搏與電生理介入及心電診斷開展醫療質量控制工作。每半年組織專家召開一次質控會,對全省的死亡病例、並發癥病例以及三枚以上支架病例進行審查,同時針對相關不足對全省醫師進行專題培訓,截至目前已召開質控會19屆,點評審查病例過千例,開展培訓及專題講座近70餘場次。

  此次國際盛會的召開,正是依托於一帶一路的發展,為沿線各國醫學專家與學者所締造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本屆盛會就旨在通過這個平臺,為各國學者提供交流包括寒地重大疾病防控策略等相關學術經驗的機會,提昇各國在相關治療領域的技術水平,並推動更廣闊范圍內各項技術的融合與發展,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及相關國家和人民,提供更為有效的防控策略。

  新聞鏈接

  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於1952年由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傅世英教授創建。在傅世英教授、黃永麟教授的帶領下,科室在50年代在國內較早將心電圖應用於臨床診斷並開展了心導管檢查技術;70年代與哈爾濱市電表廠合作研制成功我省第一臺體外心髒起搏器及直流電除顫器,建立CCU病房並在全國首次開辦心肺復蘇講習班;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學位授予點;1987年在國內率先開展PTCA技術;90年代初與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合作開發了我國首臺射頻消融儀並應用於動物實驗研究和臨床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治療;同時引進了先進的無創電生理設備並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檢查,稱為在國內首批開展心髒起搏與電生理工作的單位;1997年率先在黑龍江省開展經股動脈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2004年在國內率先開展經橈動脈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2004年衛生部主辦《中國衛生產業雜志》學科排名列全國心血管內科第七位。2006年『十五』期間被評為黑龍江省屬高等學校優秀重點學科, 2009年『十一五』中期評估結果為優秀。心內科為首批國家博士點,現為國家衛生計生委臨床藥理基地,冠心病介入培訓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培訓基地,先心病介入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黑龍江省)冠心病介入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黑龍江省心電診斷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黑龍江省起搏與電生理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黑龍江省心腦血管病防治中心,省重點學科。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