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6日訊 2016年5月1日,全省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性服務業共18.3萬戶納稅人,全部按時實現國地稅管理交接和營業稅向增值稅的平穩轉換。全面推開『營改增』一年時間不僅兌現了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激發了源源不斷的市場活力。同時也淬煉出國稅更加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促進了『互聯網+稅務』的深度融合,稅企同享改革利好。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截至今年5月『營改增』已經在龍江大地實施一周年,2016年5月-2017年4月,『營改增』試點納稅人減稅31.4億元,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營改增』新增抵扣53.7億元,兩項合計減稅85.1億元。85.1億元的減稅『成績單』,漸顯政策效應,將為我省經濟轉型昇級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減稅降負真金白銀惠及納稅人
這幾年金融企業經營壓力大,同業競爭激烈,此次『營改增』使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降低了負擔,緩解了金融企業的壓力。據統計,2016年5月-2017年4月,全省6412戶金融企業實現減稅4.65億元,總體減稅面達96.6%。
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重要的金融主體,隨著國家支持金融業營改增稅收政策的相繼出臺,企業實際稅負持續反降,截至2016年末,龍江銀行累計減輕稅負1.05億元。龍江銀行有關負責人說:『「營改增」支持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正在顯現。』
營改增『只減不增』的目標在我省已全面落地。據統計,從2013年8月至2017年4月,我省38.3萬戶試點納稅人中,稅負下降或持平戶數達到99.1%。四大行業及進一步細分的26個小行業稅負全部下降。『營改增』正給試點納稅人帶來實實在在的減稅效益,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改革效應將會延伸放大。
驅動昇級帶動專業化分工和產業轉型
全面實施『營改增』後,由於對貨物勞務各環節增值部分課稅並實施進項稅額抵扣,倒逼企業規范財務管理,用稅制改革的無形之手推進了各行業的規范有序發展。
『以前快錢支付給其他金融機構的清算手續費、發卡服務費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營改增」後,這兩部分的費用也可以抵扣了。』大慶市農商銀行財務部門的付春說:『隨著全行業增值稅鏈條的打通,日常生產經營的稅負不斷減輕。購進的設備、辦公用品、耗用的水電、房屋租賃費等很多服務支出也實現了抵扣。』
『營改增』進一步促進了專業化分工和現代服務企業的發展,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了產業結構轉型昇級。
輕裝上陣第三產業迸發發展活力
截至2017年4月,全省共有旅游業納稅人1821戶,與『營改增』前相比,2016年5月-2017年4月,旅游業試點納稅人總體減稅2126.2萬元。『營改增』推動了我省冰雪產業發展,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冰雪旅游的『拳頭』產品。截至3月初,實際納稅798萬元,較『營改增』前減少了385萬元,降幅近50%。『「營改增」後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是公司稅負降低的主要原因。』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昕介紹說:『我們將把這部分資金運用到旅游營銷和新項目開發上,放在冰雪旅游的核心游客群體青年人身上,推出更多迎合年輕人口味的新產品。』
黑龍江俄速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海上、航空、陸路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務,依托地理優勢,在哈爾濱運營中俄跨境電商航空專線。公司的迅速發展得益於國際運輸服務等出口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的稅收政策。據統計,2016年該公司免稅收入2.56億元,為企業擴大再生產、提昇競爭力發揮了巨大作用。
反哺效應促進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作為經濟發展的潤滑劑,『營改增』使金融、保險等行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鏈條更加暢通,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門檻,將工業企業融資成本轉化為進項稅抵扣,支持工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陽光農業保險公司是一家專注農業保險的金融企業,2016年共承保黑龍江省和廣東省糧食作物面積8500萬畝,承擔著探索中國農業保險發展道路和創新農業保險體制的歷史使命。國稅部門針對該企業現狀,從免稅項目和應稅項目入手,從增值稅基本原理、免稅和應稅項目核算、進項稅額抵扣等方面開展矩陣式輔導。據統計,2016年5-12月,該企業實現免稅收入257697萬元,繳納增值稅1448萬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減少199萬元。據測算,公司預計2017年繳納增值稅2280萬元,繳納營業稅相比上一年減少310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表示,『營改增』釋放的減稅紅利,契合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為供給者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刺激消費、促進消費昇級產生積極影響。『營改增』是一個功在當前利在長遠的制度改革,也是一個謀一域促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從一個更長的時間軸來審視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