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6日訊 在『互聯網+』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面臨許多機遇和挑戰,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更需在創新中找到突破口。一年多來,大慶市紀委依托微信公眾平臺創辦有聲欄目《廉政微廣播》,廉潔文化插上聲音的翅膀,從龍江大地飛向四方,傳播滿滿的正風反腐正能量。
廉潔文化插上聲音的翅膀
2016年2月,大慶市紀委開通微信公眾號『廉潔大慶』。怎樣在眾多的同類公眾號中彰顯異彩?大慶市紀委積極探尋突破之道。一天,大慶市紀委宣傳部在微信裡收到一段誦詩音頻,那親切質朴、觸動人心的聲音,激發了大家的靈感:給廉潔文化插上聲音的翅膀,讓文字跨越時空,流淌進人們的心田。
新創意引起大家熱切討論,確定了以優秀傳統文化、家規家訓、微小說、詩歌散文、案例剖析等作為傳播內容在微信平臺上發布,通過手機微信走向群眾、朋友圈。2016年5月10日,『廉政微廣播』首次『發聲』,小故事《兩個於成龍》娓娓道來,次日評書小段《清正廉潔話孟宗》新鮮出爐。新奇的形式、多樣的風格和生動的演繹,很快引起各界關注。
在大慶市紀委的邀請下,市教育學院編輯、市文明辦古代文學碩士、市紀委辦案骨乾等紛紛義務加盟『廉政微廣播』。廣播形式和內容也一再翻新,鐵人王進喜的廉潔小故事、影視劇《康熙王朝》的節選演播、小寓言《鳥與人》等,引發各界感悟和思考。
『微廣播』掀起大浪潮
『微廣播』既是『微小的廣播』,時長幾分鍾、十幾分鍾,很適應當代人的生活節奏;又是『微信上的廣播』,搭載微信公眾號,利用手機傳播,即時便捷;還是『微言大義的廣播』,突出廉潔主題,通俗易懂、內涵深刻,直觸人們靈魂深處。
影響力的擴大,也引來了更多的『金鳳凰』加盟。有在醫院工作的業餘主播、在警界工作的頻道主持人、在縣電臺工作的播音員,還有伊春、哈爾濱、黑河等地的志願者。目前,『廉政微廣播』已經有固定主播12人,節目品質大大提昇。
在大慶市紀委的精心打造下,一年來,『廉政微廣播』主播人人有特色,內容期期有亮點,聽眾天天有收獲,贏得眾多好評和點贊。有點播的,有提建議的,還有要求周末加播的,鐵杆粉絲越來越多。一些單位把它作為開展思想教育的有效武器,把教育做到黨員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單位在民主生活會上集體收聽,自我剖析、對照自查。
去年11月,為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大慶市紀委與《大慶發布》手機客戶端合作,同步播出『廉政微廣播』。截至目前已持續播出240多期,收聽量超過一萬人次。
『小喇叭』敞開『大窗口』
隨著工作方案、主播聘任和一系列配套辦法相繼施行,節目運行流程日益規范,播音人纔庫愈發豐盈,節目精益求精,品牌化發展之路越發清晰。如今,主播們有了較好的錄音設備,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培訓下,朗誦、剪輯、配樂水平突飛猛進。
今年3月初,大慶市紀委推出『廉政微廣播』基層行活動,讓主播們走進市直機關各單位、縣區、鄉鎮,和黨員乾部面對面,現場朗誦廉政題材作品,把新穎、活潑的廉政教育延伸到基層,效果更加凸顯。
潤物有聲,教化無形。『廉政微廣播』,這個印著大慶標簽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小喇叭』,向人們敞開了一個清風徐徐的『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