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員工們正加工生產花環、花束。
黑龍江日報7月17日訊 伊春市森木工藝品有限公司以藤條灌木等森林撫育剩餘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花環、聖誕禮品等原生態木制工藝品是國際市場上的暢銷貨,產品全部遠銷歐美國家。
投資1.6億元的植物提取項目、6680萬元的蔬菜加工項目、500萬元的藤條灌木編織出口項目……今年以來,一批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結構的大項目、新工程,正在伊春南岔區全速推進,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項目建設已經成為南岔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大項目為建設綠色、富裕、幸福、文明的新南岔注入了新的活力。
7月初,記者在南岔的伊春市森木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看到工人們正在趕制產品,一顆顆精美的『紅豆』,經過工人們的巧手嫁接,就變成了一束束裝點家居的藝術品。別看生產工藝簡單,它們可都是專門出口歐洲、被德國和法國消費者奉為『座上賓』的產品。和這些產品一同前往歐洲的,還有這些利用當地藤條灌木編織的各種花環、聖誕樹骨架和小飾品,30多名工人正分布在不同的車間趕制產品。
伊春市森木工藝品公司於去年12月份落戶南岔,總投資500萬元,公司開發的藤編工藝項目,是以藤條灌木等森林撫育剩餘物為原料,加工生產花環、花筐、動物造型、聖誕禮品等原生態木制工藝品,工藝品有各種形狀,多個規格,既是精致的裝飾品,又是日常用品,因取材天然和純手工制作,成為外國人喜聞樂見的文化消費品,是國際市場上的暢銷貨,產品全部遠銷歐美國家。今年外貿出口將達到210萬美元,成為繼信誠家具有限責任公司之後南岔區又一出口創匯企業。
南岔區通過不斷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提昇服務企業的本領,吸引更多的生態型產業項目落地發展壯大。在總投資6680萬元的伊春市綠野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通過給地面加熱的方法,加快地基挖掘進度,確保今年完工。負責人介紹,企業廠區佔地110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包括綠色保鮮食品、速凍食品和調理食品三大類,達產後可以安置職工360人,帶動1500戶職工致富。
伊春市綠野食品有限公司蔬菜加工項目是由山東萊陽商會投資建設的,今年2月份落戶南岔。該項目分兩期實施。第一期投資5000萬元,建設2條每小時加工2噸的生產線、蔬菜高低溫儲存庫、加工車間及相關產品配套車間等設施。項目完成後,年可加工2.3萬噸蔬菜,年可實現產值8000萬元,利稅1500萬元左右。第二期投資1.2億元,建成4條每小時加工5噸的生產線,年可加工11.5萬噸蔬菜,實現產值3.5億元,利稅6800萬元左右。
據南岔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山東萊陽商會蔬菜加工項目落地後,還將利用南岔木材水解廠廠區招引更多的蔬菜和山野菜速凍加工企業落戶。同時,還將建立蔬菜加工企業與當地及周邊農戶蔬菜種植聯合體,全面昇級和改良蔬菜品種和種植結構,擴大蔬菜基地的種植面積,實現原字號蔬菜銷售向加工精品蔬菜銷售質的轉變,全力打造南岔優質蔬菜品牌,讓南岔蔬菜銷往全國,為北菜南運開闢新通道,並把南岔打造成重要的北菜南運種植加工基地。
南岔區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總抓手』和『驅動器』,在增強項目儲備、細化招商引資政策和完善項目保障機制等方面精准發力,強勢推進,
在格潤藥業子公司——伊春林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吊塔林立,項目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三層建築基本成形。
伊春林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項目,投資1.6億元,廠房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三層建築。項目達產後,可安排就業110人,每年可消化甜葉菊2萬噸,需8萬畝土地種植,生產甜菊糖?2000噸,實現產值5.2億元。今年,新建160畝育苗大棚,組織職工和農民種植甜葉菊2萬畝,完成生產車間的所有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確保今年10月份開始收獲生產,原料不足部分從外地購入,爭取生產甜菊糖?2000噸,從而形成了市場連企業、帶基地、促農戶的發展模式。
據了解,伊春市委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後,特別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後,南岔區以打造中國『長壽之鄉』,建設『中國伊春北藥小鎮』為總抓手,認真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著力推進綠色化轉型步伐,依托南岔的資源稟賦,通過挖掘健康與長壽元素,謀劃大項目,做到『開工一批、建設一批、謀劃儲備一批』。今年開年至今,共簽訂了森林食品蔬菜加工、農業種植、畜牧業養殖、北藥種植、中醫藥養生等一大批招商引資項目,已經形成了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多點支橕、多元驅動的產業格局,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正在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