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訊 日前,省委宣傳部『精准扶貧采訪行』調研采訪活動走進杜爾伯特。人民網、新華社、經濟日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東北網等多家中央和省主要媒體記者,圍繞該縣開展精准扶貧、產業扶貧的經驗做法和措施成效等內容進行采訪報道。
采訪中,采訪團先後深入該縣連環湖鎮南崗村、溫德溝子村,對奶牛入托、網箱養魚等扶貧項目進行深入了解。
在杜爾伯特連環湖鎮南崗村,惠源牧場引起了采訪團的關注。據介紹,當地不少村民都將奶牛托養在牧場裡,入托後,奶牛生病或死亡都將由牧場負責,村民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兩個月前,在該村進行包扶的大慶煉化公司出資20萬元,以20戶貧困戶的名義購買了15頭奶牛托養在惠源牧場,預計年底時,每戶貧困戶可分到近2000元。
『大慶煉化公司真是幫了我們村的大忙了,有了這15頭扶貧牛,貧困戶就等於有了穩定的收入。』南崗村村支書張敬東向采訪團介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待年底這20戶貧困戶拿到錢後,村委會還將結合市場銷售情況,帶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養殖雞、鵝等家禽,增強貧困戶的『造血』能力。
草多水多是杜爾伯特的自然特點,同樣,這也是該縣產業扶貧的天然優勢。連環湖鎮溫德溝子村是典型的貧困村,該村內耕地資源匱乏,但水資源較豐富。今年,該村成立了溫德溝子村精准扶貧網箱養魚合作社,在該村那什代泡深水區建設了6組網箱,采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動15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村委會推選部分貧困戶組成了監督組,負責監督生產經營全過程,因病致貧的李來印是組長,他每天早上都會到湖邊查看一下養殖狀況。他笑著告訴記者:『9月份前後,成魚就可以出售了,獲得的所有收益,將全部分給15戶貧困戶,我們就等著分紅了。』
該縣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431戶、27998人,貧困村25個。截至目前,經過『回頭看』重新識別,初步確定貧困戶2946戶、6392人。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完善細化落實各項幫扶措施,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切實幫助貧困戶在發展生產、提高技能、改善條件上想門路、出政策、給項目,確保貧困戶早日脫貧。
據了解,『精准扶貧采訪行』旨在充分反映黨中央治國理正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黑龍江的鮮活生動實踐,集中宣傳我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開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經驗做法、先進典型和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