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原創龍江劇《百米河邊》將進京演出 全省唯一入選劇目
2017-07-20 10:40:01 來源:大慶網  作者:王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創龍江劇《百米河邊》劇照。

  東北網7月20日訊 日前,由中宣部、文化部聯合主辦的『2017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入選劇目名單公布,我市推薦選送的大型龍江劇《百米河邊》作為全省唯一一臺劇目入選,將於21日18時30分在中國評劇院演出並召開專家評議會。

  據介紹,該劇以林甸縣東興鄉福興村原支部書記王樹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走上小康路的真實事跡創編,利用龍江地域特有的戲曲藝術形式,宣傳基層黨員的感人事跡,弘揚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

  據了解,該劇由省龍江劇藝術中心的國家一級編劇許丹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張丙山、竇春鳳任執導,國家一級作曲王建仁作曲,歷經近一年的時間排練完成,由林甸縣龍江劇藝術中心演出。

  整部劇共分七場,演職人員共63人。目前,已在全縣公演18場,在大慶市區演出3場。該劇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教育功能,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故事情節來源於現實生活,貼近群眾,接地氣,動人心,催人淚下,社會反映良好。

原創龍江劇《百米河邊》劇照。

  林甸縣龍江劇藝術中心主任李華兵介紹說,劇中主人公百米河鄉富興村支部書記王幸福的原型就是東興鄉福興村原支部書記王樹春。

  從小生在福興村、長在福興村的王樹春,自1990年擔任該村支部書記,便以村為家,心系福興村的百姓,心系福興村的一草一木,事事想在前,乾在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克服重重阻力在全縣率先實驗『旱改水』,在全縣第一個把全村所有旱田全部改成水田,農民人均收入近2萬元。同時,在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建設等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全都走在全縣工作的前列。

  期間,先後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省級勞動模范、感動龍江人物。2014年被縣委確定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先進典型。

  後因過度勞累、積勞成疾,2000年,王樹春患上了嚴重的肝囊腫,被誤診為肝癌,後由於身體原因辭去了支部書記的職務。

  為了弘揚王樹春大公無私、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以及不畏困難、開拓創新的改革精神,引領全縣村乾部真抓實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2014年11月,縣委宣傳部和縣文廣體研究決定以王樹春先進事跡為藍本編排大型龍江劇《百米河邊》。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