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22日訊 21日,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12315、12365、12358投訴舉報平臺的消費投訴熱點,涉及通訊產品、家居用品、家用電器、服裝鞋帽、交通工具、網絡購物等領域。其中,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涉及商品質量、售後服務、格式合同、商標廣告、市場價格、網絡交易、計量民生、電梯安全等方面。2017年上半年,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共受理、接待消費者的諮詢、投訴和舉報23018件,共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856.52萬元。
典型案例
通訊產品類
哈爾濱市的張先生2016年11月通過某電視購物頻道購買了一部價格為498元的手機,商家宣稱『手機不用插卡就能打電話,不用買流量就能上網……』但張先生收貨後發現手機只有游戲功能,便投訴要求核查並退費。經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處,商家已為張先生退貨,並責令該廣告停播。
市場監管局:今年上半年共接聽通訊產品類消費諮詢、投訴、舉報1124件,同比下降19.6%。主要問題是新機存在性能故障、售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三包』義務、宣傳內容與實物不符、維修存在違價行為、涉嫌銷售『三無』產品等。
家居用品類
哈爾濱市的閆女士2016年11月在道外區某家具商城購買了一套衣櫃和床,收貨後發現床腿和衣櫃表面出現裂痕,要求協調退換。經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處,責令商家為消費者閆女士換貨。
市場監管局:今年上半年共接聽家居用品消費諮詢、投訴、舉報1042件,同比下降16.4%。主要問題是消費者反映購買的家居用品存在開膠、掉漆、缺少配件等問題,以及商家不按合同約定供貨、送貨等、宣傳與實物不符等。
網絡購物類
2016年11月10日,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移交關於哈爾濱某實業有限公司網絡宣傳使用『絕對化』用語,涉嫌網絡廣告宣傳違法行為。經核查,該公司已構成發布違法廣告行為,依據廣告法責令該公司進行整改並處罰金2000元。
市場監管局:今年上半年共接聽網購類消費諮詢、投訴、舉報674件,同比下降10.6%。主要問題是電商存在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不履行約定超時送貨、不履行『三包』義務、電商涉嫌商標侵權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