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戶外發生地震
應選擇開闊地點蹲下或趴下,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樓房、水塔、立交橋等建築物;遠離電線杆、路燈、廣告牌等危險物、懸掛物;避開狹窄街道、危牆等場所。
如果處在野外,要避開山腳、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在海邊,要盡快向遠離海岸線的地方轉移,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海嘯。

5.在行車過程中發生地震
應迅速打開雙閃燈,並找到個空曠的地方停車,不要冒險穿越長橋、堤壩、隧道等危險地帶。除了轎車外,如果是乘坐巴士或火車,車內人員在接到地震警報後第一時間應雙手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貨架上砸下傷人。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御姿勢。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6.如遇到火災
地震時還可能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如果遇到火災,要立刻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待搖晃停止後,再向安全地方轉移。轉移時要彎腰或匍匐、逆風而行。如果出現有毒氣體泄漏,也應同火災時一樣,用濕布掩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地震後自救最為重要
地震發生後,大家都十分慌亂,此時是否能保持冷靜果斷自救是減少傷亡的最有效方法。
1.強烈的求生意識:如果被埋壓,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氣,要消除恐懼心理。
2.盡快想法脫離險境: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應想方設法尋找和開避通道,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如果可以,應盡快想法脫離險境。
3.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如果實在不能自我脫險時,也應該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清除壓在自己身上的物體,特別是腹部以上的壓物,等待救援。
4.避免煙塵嗆入窒息:地震後塵煙少不了,保證呼吸通暢非常重要,應閉口,用鼻子呼吸。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隔擋煙塵嗆入,以免引起窒息。
5.注意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管道或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不要急躁,不要哭喊和盲目行動。在可活動空間裡,設法尋找代用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資料來源:東北網、黑龍江交通廣播、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