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8日訊 可憐天下父母心。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學校,提前在學校的周圍,購置二手房。
近日一市民反映,他在網上發現一套便宜的二手房,通過中介聯系後,對方總以房主不在家為由,不讓他看房,並向他推薦其他房源。
記者了解到,中介虛構假房源,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中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通過低價的房源,把市民吸引過來,進而推薦其他房源。

看中房源聯系中介
7月10日上午,家住龍鳳區的白先生,一遍遍地瀏覽網頁,尋找適合自己的房源。
幾天之前,白先生和愛人商定,為了孩子上學需要,在東風新村九區,購買一套住房。
當日下午,白先生看中了一套住房,房子的樓層和裝修,都很不錯。重點是,每平方米的價格只有5000多元,非常劃算。
由於這條房子的信息,並非個人發布,而是房產中介,白先生按照上面的電話,與中介取得了聯系。
中介說,這套房子位置好,價格也便宜,不過,他們還有其他好的房源,讓白先生過去看一看。
白先生覺得,好的房源一定有很多人盯著,必須先下手為強。他告訴中介,稍後他再去看其他房源,現在,能不能先看看這套房子。
中介讓他等一等,需要先聯系下房主,大約三四分鍾後,白先生接到中介的回話,說房主一家人正在大連旅游,過兩天纔能回來。
不斷推薦其他房源
三四天之後,白先生感覺房主快回來了,趕緊打電話給中介。
中介表示還得等幾天,再次請白先生到中介看一看,好的房源不是只有這一個。
當日下午,白先生開車來到這家中介。中介向白先生介紹幾處九區的房源給他看。這些房源,雖然也有幾套很不錯,但比他之前在網上看到的那套,價格都有些偏高。
離開中介之後,白先生每天都盼著房主早點回來。
他一遍遍地聯系中介,可是,每次中介不是告訴他,再等幾天,就是說又來了幾套新房源。
打電話次數多了,中介開始勸白先生,不要死盯著九區。在東風新村,性價比高的房子有很多,多看幾套,沒准就能遇到適合自己的。
這樣,半個多月過去了,白先生也沒有等來房主。
昨天上午,白先生再聯系中介,中介說,房主沒有回來,但房子已經賣出去了。
白先生覺得,自己白等了半個多月,被中介忽悠了。
識別假房源有竅門
實際上,白先生遇到的事情,很多市民也遇到過。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在行業內,中介虛構房源,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現在,我市的二手房源有限,搶手的就那幾個小區,因此,中介之間競爭很激烈。
中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通過低價的房源,把市民吸引過來,進而找各種理由,向市民推薦其他房源。
不過,這樣的做法,雖然讓中介獲得了一定的利益,也讓其口碑大打折扣。
在58同城上,不少出售房子的信息中,中介明確指出,本房源真實存在,正說明了這種情況。
去年,七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針對部分中介機構的違規現象,首先提到從業人員發布虛假房源這一情況,要求各地中介機構,全面實行房源信息核驗制度。
其實,辨別真假房源有竅門。首先,在打電話之前,應先看是否有確切的房源描述,如果描述含糊不清,可能是中介捏造出來的假房源。
第二,打電話時要問幾個關鍵問題,比如該房是否在售,價格有沒有變動,這時,部分中介會直接告訴你,這套房子已經賣完,要不要看別的房子,毫無疑問,這樣說肯定是假房源。
第三,觀察該小區的房源價格,如果價格低得離譜,肯定是假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