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在龍江有畝田"眾籌又來了 18家企業19種產品任你選
2017-07-29 08:58: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同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9日訊(記者 岳同明)優質農產品,龍江制造,全國分享。繼『2016年我在龍江有畝田』眾籌活動大獲成功後,7月29日,『2017年我在龍江有畝田』眾籌活動在京東正式上線。眾籌鏈接:https://z.jd.com/project/details/86076.html。

  為更好地落實《2017年全省『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眾籌營銷工作實施方案》,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綏化市人民政府、黑龍江寒地黑土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織開展了『2017年我在龍江有畝田』眾籌活動。經過層層審核,篩選了黑龍江省10個市,18家企業的19種產品參加『2017年我在龍江有畝田』眾籌活動,眾籌目標50萬元,7月29日在京東眾籌板塊上線。眾籌產品包括大米、雜糧、食用菌、藍莓、水果、蔬菜、豆制品和玉米等類別。

  為滿足消費者更高標准,提供更優服務,黑龍江省提高了此次參加眾籌基地的門檻。這些基地皆位於黑龍江省主要產區,地理位置清晰、有明確的范圍;必須通過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基地配備農業物聯網裝置和設施,應用物聯網技術實施監控,基地建立質量追溯系統,實現溯源管理。如黑龍江鴻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建立起有機水稻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客戶登錄專用平臺,可隨時查看生產過程。

  優中選優確定企業和產品。此次參與眾籌的企業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講誠信、守信譽、沒有出現質量安全事故、歷次抽檢產品質量都合格、內部管理規范。有家庭農場1家、專業合作組織3家、14家企業開展此次眾籌活動。按照企業認證情況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4家,國內有機食品認證5家,綠色食品認證8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1家。眾籌產品品種共有大米10個、雜糧2個、蔬菜1個、豆制品1個、玉米1個、瓜子1個、食用菌1個、藍莓1個、葡萄1個。

  按照認證情況,此次眾籌活動共選擇19個地塊,面積15.1萬畝。一是歐盟有機標准基地:4個地塊,面積2萬畝。基地為五常市金禾有機水稻種植基地、穆棱凱飛有機大豆種植基地、寧安市渤海火山石有機水稻種植基地、寒地黑土有機水稻種植基地。二是國內有機食品標准基地:5個地塊,種植面積1.3萬畝。基地分別為:肇東市黎明鎮熙旺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有機雜糧種植基地、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有機水稻種植基地、雞西市城子河區璽豐安家庭農場有機水稻種植基地、黑龍江天錦食用菌有限公司有機食用菌種植基地、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業有限公司有機藍莓種植基地。三是綠色食品標准基地:9個地塊,面積11.8萬畝。基地為佳木斯市時代農業展有限公司綠色食品水稻種植基地、鶴崗市坤德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綠色食品油豆角種植基地、黑龍江省龍蛙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綠色食品水稻種植基地、黑龍江鴻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綠色食品水稻種植基地、綏化市稻香米業有限公司綠色食品水稻種植基地、肇源縣?魚溝萬基谷物加工谷物有限公司綠色食品水稻種植基地、大慶市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綠色食品玉米、大瓜子種植基地、泰來縣綠洲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綠色食品雜糧種植基地。四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種植基地:1個,面積150畝。基地為勃利縣聯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地理標志葡萄種植基地。

  黑龍江省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在全省范圍內開發綠色食品。歷經20多個春秋,在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在消費市場的有力拉動下,綠色食品獲得了蓬勃發展,現已成為全省成長性最好的新興產業。一是總量規模大。2016年,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400萬畝,約佔全國1/5;實物總量3960萬噸,約佔全國的1/8;總產值2470億元,約佔全國的1/6,是全國最大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二是產品品類多。2016年,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企業總數達890家,億元企業超百家,形成了水稻、大豆、雜糧、玉米、蔬菜、雜豆、食用菌、乳品、水產、畜禽、山產、飲品、蜂品和特色等14個產品系列,薈萃了優質農產品的精華,彰顯了優質、安全和營養特征。三是產品質量高。國家監督抽查和工作機構跟蹤監測表明,全省綠色食品質量安全合格率一直穩定在較高水平,去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7%,居全國前列。四是品牌影響大。綠色食品已成為黑龍江政府主導的公共品牌,認知度和公信力明顯提高,有15個綠色、有機食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有近200個綠色有機食品產品獲得省著名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達到111個,均居全國前列。綠色食品省外銷售額超過千億元,產品遍布全國。

責任編輯:王艷